欧洲 > 北歐 > 英国 > 英国房产巨头来华卖房

英国: 英国房产巨头来华卖房

2012/10/11

作为英国最大的开发商,英国邦瑞显然希望抓住这样的机会,日前在北京成立的办事处成为其唯一的一家海外分支机构,而这家机构承担的任务也非常简单,就是向中国人卖房。中国的楼市限购政策让中国本土地产开发商面临十字路口,但是也让海外的房地产企业躁动不安。这种躁动来自于对手握大量现金的中国富裕阶层海外投资与置业需求不断增长的渴望,而中国国内的限购政策正在让这种需求日益放大。

英国万科”来了

作为英国邦瑞地产的全球总裁,安柏德能够清楚的说出中国的房地产限购令对楼市的影响,他甚至知道在中国有数目庞大的炒房团。在他看来,“这些炒房团总是能赚到钱,非常厉害。”而现在,他希望中国的限购令能让炒房团们将目光投向英国

尽管与中国开发商动辄上百万平米的开发规模比起来,邦瑞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不过这家在英国最为高调的开发商刚一进入中国便已被微博网友打上了“英国万科”的标签。

作为全英国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英国万科”在英国本土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有超过50年历史,拥有9000多块储备土地和2.5万套新建住宅,2012财年总销售收入为23亿英镑,这其中来自中国的投资客已经贡献了近7%。

“过去几年有很多香港人和新加坡来投资我们的房子,但我们后来发现这些人实际都来自中国大陆。”安柏德表示,由于惊讶于中国大陆投资客的强劲需求,这让邦瑞下定决心到中国开拓业务。

今年7月,邦瑞在北京的办事处已经正式成立。三个月之后,这家公司特意在英国大使馆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开幕礼,希望以此吸引中国投资者的注意。安柏德特意强调,北京的办事处,是其在英国本土之外唯一的一家海外机构,而成立这家办事处的目的,是与中国的投资客们更好的建立关系。

“我们没有通过中介机构来销售我们的房子,是因为我们希望在中国建立长期的品牌。”安柏德称,“中国人做生意讲信任,所以我们要用中国人才懂的方式来做事。”

而这家公司的做事方式也的确在体现着“中国化”。“中国的买房者注重风水,而我们在建的项目里有很多是临水的住宅,我想这是中国的投资客们所喜欢的。”安柏德说。

作为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之举,邦瑞的动作也可谓迅速。三个月的时间里,这家公司已经在北京建立起了30多人的本土化团队,而未来还将在上海、华南分别设立分部。“未来北京的办事处将成为我们的中国区总部”,邦瑞中国区总裁白兮表示。办事处成立之后还没有正式开始销售,主要在进行市场调研和拜访国内的开发商。“不过已经有买房者主动找上门来了”,该人士称。

中国买家全球扫楼

媒体报道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1年之间,美国房地产买主中有9%来自中国,比2007年增加近一倍,在外国买主中居第二位;在英国,两个月时间里,中国人在伦敦买房的投资就高达1.2亿英镑(12.7亿元人民币),2010年伦敦一成新房被中国人买走;在加拿大,华人聚集地的温哥华,2011年一季度,华人购买新房的比例占到了当地市场的29%;

事实上,在邦瑞进入中国之前,经营海外物业项目的中介机构已经开始在中国大规模成立,而越来越多的物业展会开始被各式各样的海外楼盘所占据。在几天前举行的2012年北京秋季房展会上,140多个海外楼盘项目占据了展会的半壁江山。

在这股中国热钱涌向海外楼市的热潮中,邦瑞无疑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据该公司提供的一份新闻稿显示,今年在伦敦新开盘的一个项目,约有75%的买家来自中国大陆。

中国人海外购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和移民的需求,目的可能是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或者是分散投资风险。”邦瑞中国区总裁白兮称,“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有利因素。”而在安柏德看来,伦敦6万6千名中国留学生也是吸引中国投资客到伦敦购房的最主要因素。

“在伦敦购房的好处还有高投资回报和永久产权。”白兮介绍。相对于低租售比和仅70年产权的中国楼市来说,这无疑有很大的吸引力。

不过在开幕礼现场一名慕名而来的投资者提醒:“别看国外房屋租售比高,房产税你交的起吗?在国外房屋交易手续费很高,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投资。”

而有消息称,由于过多的中国投资客涌向国外抬高了当地房价,多地政府已经在酝酿政策提高中国购房者的投资门槛。

外资房企在华新策略

中国的房地产限购令,可能会迫使中国巨大的房地产购买能力被迫向外迁移。安柏德已经认识到,中国政府的限购令已经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扭曲,而这一背景复杂的限购政策,很有可能短期内不会取消。因此国外房企目前在中国的最好机会是卖房,而并非建房。因此,邦瑞短期内没有在中国开发项目的计划。

事实上,邦瑞特意也提到“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传闻给中国市场造成的担忧。据悉,号称美国“头号房企”的铁狮门正在低调转卖其在上海总价值约48亿人民币的两块土地,而爱尔兰最大的房企财富控股集团也在酝酿出售其在中国的两家子公司。这也让外资房企在中国的前景似乎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关文章
  • 2017年上半年丹麦对英国出口增长

    2017/08/14 因英国脱欧带来的未知性,有观点认为丹麦对英国出口可能会降低,然而事实恰恰相反。2017年上半年,丹麦对英国出口增长20%,达到410亿欧元。北欧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英国脱欧对丹麦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出口增长首要归功于丹麦一些大的机械和风机订单,而其他行业确实感受到英国脱欧带来的负面影响。
  • 英国媒体称西方企业看好一带一路商机

    2017/08/10 西方企业越来越看好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并正在从中获得可观商业利益。 在这篇名为《二者何以综合》的文章中,《经济学人》称,“一带一路”建设将跨越数十个国家,从公路到铁路等各类基础设施,西方跨国公司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现了庞大的富矿,它们正在积极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企业输出设备、技术和服务。 《经济学人》称,所有的事实已经挫败了早期的怀疑论者。由于中国企业海外经验相对较少,西方同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为他们提供了技术及本土化等方面的支持。与西方跨国公司特别是金融机构的合作,也为相关项目增强了信誉。
  • 英国可能向欧盟支付400亿欧元分手费

    2017/08/10 英国《礼拜日电讯报》援引英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表述称,英国已准备好向欧盟支付400亿欧元分手费。而英国的底线为300亿欧元,但英国最终愿意支付400亿欧元”。 英国政府事后否认上述论断。路透社也表示,没有任何官方报道称,英国将支付多少脱欧费用。英国有可能在2019年3月离开欧盟后的三年内,每年支付100亿欧元,并将在最后的具体贸易谈判中确定总额。
  • 《SAFT专栏》无论英国软退、硬退还是没有协议就退欧 都难全身而退

    2017/07/22 正如可能从来不存在“软退欧”(soft Brexit)同样,特雷莎·梅的联合政府将有机会证明也不存在“好退欧”(good Brexit),至少作为一个经济命题是这样。 作为首相的保守党领袖特雷莎·梅搞砸了这次大选,当时她要求提前选举时民调还指出她的支持率领先至少20个点。她现时将试图与北爱尔兰民主联盟党(DUP)组建联一个“确定性“的联合政府。 特雷莎·梅在投票前声称“没有协议也好于糟糕协议”,现在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地位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失去领导权或被迫再次召开大选。而在此之际,关于英国退欧条款的谈判将于6月19日开始。
  • 退欧谈判双方各不让步 英国贸易大臣称硬退也能活下去

    2017/07/22 欧盟和英国在周四结束的首轮全面退欧谈判中没有做出什么让步,外界担心英国官员准备在不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退欧,受此拖累英镑下跌。 谈判人员在布鲁塞尔陈述意见分歧时,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国内与企业老板召开会议。一个业界团体表示,特雷莎·梅政府需要与企业就退欧问题展开“持续的、有组织的”讨论,防止硬退欧。 另一方面有学者警告称,如果退欧日之前英国不能达成一个哪怕是过渡性的贸易协议,那么将会激起“广泛的、破坏性的、普遍的”成本。现在距离退欧日还不到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