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 东南亚 > 菲律宾 > 菲律宾农业

菲律宾: 菲律宾农业

2015/02/16

 

菲律宾是个农业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以上,有4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9%,占到全国GDP的20%。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成。

主要出产大米、椰子、玉米、甘蔗、香蕉、菠萝、芒果、猪肉、鸡蛋和牛肉等农产品。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 菲律宾盛产椰子、香蕉、芒果、凤梨,其中椰子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世界总产量和出口量的六成以上。

菲律宾的工业以农、林产品的加工为主,另有一些纺织、水泥、汽车装配等工业。工矿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35%。从业人口占总劳力15.6%。制造业约占工矿业总产值的78.5%,建筑业约占17.5%,矿产业约占3%。

农产品市场


  农业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组成,有40%的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业产值占到全国GDP的20%。菲律宾农业资源丰富,主要出产大米、椰子、玉米、甘蔗、香蕉、菠萝、芒果、猪肉、鸡蛋和牛肉等农产品。菲律宾每年农产品贸易额为50亿美元左右。
1、 谷物
菲律宾长期依赖谷物的进口。2000年菲律宾进口小麦150万吨,约3.5亿美元,主要进口市场为美国加拿大;进口大米64万吨,约1.2亿美元,主要进口市场为泰国越南;进口玉米45万吨,约5800万美元。

2、 水果和蔬菜
菲律宾农业偏重于发展外向型的水果生产,而不是供给国内市场,这就增加了菲律宾进口水果和蔬菜的依赖。菲律宾是世界主要的水果生产国之一,盛产香蕉、菠萝、芒果、木瓜和椰子。2000年菲水果出口达到3.5亿美元,主要进入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市场。但是同时,菲律宾要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中国等进口超过1.2亿美元的水果和蔬菜。

3. 乳制品
菲律宾几乎没有乳制品工业,每年进口乳制品超过3.5亿美元,主要是从澳大利亚美国进口。

4. 肉和肉制品
菲律宾每年的牛、猪、鸡肉消费量约200万吨,其中大部分是当地生产。90年代中期以来,在WTO规则下,菲律宾政府同意开放其活动物、肉类和家禽产品市场,进口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肉类产品供应渠道。2000年菲律宾肉和肉制品进口约1.4亿美元,主要进口市场为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欧盟

动物源性产品市场


  动物源性产品含义广泛,既涵盖了牛、羊、猪、鸡、兔及其肉类产品,还包括了鱼/贝类,蜂蜜以及动物饲料等。
据最新统计,2001年菲律宾农业总产值规模为6214亿比索,约合120亿美元。其中,所谓的动物源性产品市场,主要是活动物、家禽及渔业这三个领域,产值合计58.6亿美元,占菲整个农业比重近50%。菲律宾有7650万人口,动物源性产品市场潜力很大。
以牛肉,猪肉和鸡肉为例,菲律宾每年的消费量达到200万吨。菲律宾市场供应的牛肉,猪肉和鸡肉产品,大部分是国内生产。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菲开放市场,进口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肉类产品供应渠道。根据菲官方统计, 2000年菲律宾本地生产牛肉26.1万吨、猪肉121.2万吨、鸡肉52.7万吨,而同时牛肉、猪肉、鸡肉的进口量分别为8.4万吨,3.2万吨和1.6万吨。
  菲律宾消费者近几年牛肉,猪肉和鸡肉的消费量稳步增长,人均消费量有所增加。通常,牛肉是最贵的动物蛋白来源,鸡肉最便宜。猪肉的消费市场最大,但是受到口蹄疫等疾病的影响,其市场地位有所削弱。
  在WTO规则下,菲律宾政府做出承诺,同意开放其活动物、肉类和家禽产品市场。活动物的进口开始于90年代初,肉类和家禽市场则是在90年代中后期才开放。
1、 牛肉进口

2000年菲律宾进口了8.4万吨牛肉,价值9185万美元,主要包括以下产品:
1) 等级牛肉制品,供应菲律宾大型肉类加工业,用于生产各种罐装和冷冻肉,如热狗和腌牛肉。
2) 无骨牛肉,用于零售和食品服务业,包括菲律宾大型的快餐业。
3) 有骨牛肉,主要包括高品质的冷藏牛肉切块如牛排,大部分供应高级饭店及宾馆。从进口国别看,印度澳大利亚爱尔兰荷兰新西兰是主要来源国,这五国合计占到90%的进口份额。
2、 猪肉进口
  菲进口猪肉多为冷冻猪肉,主要供应当地肉类加工厂。2000年菲律宾进口猪肉3.2万吨,价值1582万美元。与1999年相比,进口数量增加了2%,但是价值下降了6.8%从进口国别看,加拿大丹麦法国荷兰美国是主要来源国,合计占到约80%的进口份额。
3、 鸡肉进口
菲进口鸡肉产品包括冷冻整鸡,冻鸡切块如鸡腿、鸡翅。进口鸡肉相对本地鸡肉,价格便宜,主要供应当地综合鸡肉加工厂。2000年,进口鸡肉1.6万吨,价值918万美元,与上一年相比进口数量有45%的降幅。但是,除正常的报关进口外,鸡肉走私较为严重,这一数量没能包括进来从进口国别看,美国是最大的进口市场,占到80%的进口份额。其次是加拿大,也有10%的份额。

乳业市场
  菲律宾是牛奶及奶制品消费国。据菲律宾乳业署报道,菲律宾有8千万人口,其中城市人口有3千多万,每年需求牛奶及奶制品230多万吨。但由于菲律宾近年来经济不太景气,每年实际消费只有127万多吨,年人均消费量为15公斤。而菲律宾自身生产能力极低,每年只能生产1万吨左右,不及总消费量的1%。供需之间的突出矛盾决定了菲律宾要从国外进口总消费量的99%来供应市场,并且每年的进口量不低于170万吨左右,仅次于小麦进口量,是菲国第二大进口农产品。据统计,2001年,仅从牛奶及奶产品一项,菲律宾就需开支224亿比索,如按汇率:1美元=51比索计算,一年需要4.3亿美元的外汇。近年来,菲律宾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扶持政策来发展乳业,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乳业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牛奶及奶产品进出口情况
每年需求量为230多万吨,本地消费总量为120多万吨,由于菲国受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只能依靠大量的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据菲乳业署统计,菲律宾除2000年进口牛奶及奶产品190多万吨外,每年牛奶及奶产品进口量稳中有升,1999年进口155万多吨,2001年进口173万吨,2002年进口178万吨。从进口的牛奶及奶制品品种来看,粉状牛奶占总进口量的87%,脱水牛奶、奶油、干酪、凝乳等奶产品占11%,,鲜奶进口占2%。在进口的粉状牛奶中,全脂奶粉占18%,脱脂奶粉占48%,其余的粉状配方牛奶占21%。
  从进口的国别来看,菲律宾主要从以下几国进口牛奶及奶制品,并且大部分为粉状。这些国家为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新加坡荷兰法国爱尔兰等国,。其中澳大利亚的奶产品占菲进口量的37%左右,新西兰产品占总进口量的30%以上,美国的奶产品占8%左右,法国荷兰新加坡爱尔兰等国的奶产品占25%左右。菲律宾牛奶及奶产品主要进口国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三个主要国要占菲律宾牛奶及奶产品总进口量的75%左右。
目前,在菲律宾注册的牛奶及奶产品进口商有228个主要集中于首都马尼拉,在这些进口商中,菲律宾雀巢公司是最大的进口商,菲律宾一半以上的牛奶及奶产品由此公司进口。
菲国的消费主要依靠进口,但在大量进口的同时,一些经销商通过进口牛奶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再出口。据菲乳业署统计,2001年菲牛奶及奶产品出口10万多吨,2002年出口17万多吨。在菲出口的奶产品中,全脂奶粉占总出口量的95%。

海藻业市场


海藻是生长在海滩浅水水域的一种海洋植物,主要用于提炼具有凝胶剂作用的角叉胶。有七千多个岛屿的菲律宾水生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海藻产量稳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海藻养殖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及菲律宾政府扶持政策的实施,菲律宾海藻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成对出口创汇、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有重大贡献的主要产业。

1、 菲律宾海藻制品产量及出口情况
在菲政府扶持和国际市场供求引导下,菲律宾海藻制品结构逐步改善,原来以出口海藻原料为主的局面得到改变,具有较高附加值的角叉胶在海藻制品产值和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菲律宾海藻协会统计资料,2002年,菲律宾海藻制品出口13864.02万美元。其中,以原料形式直接出口的海藻干3.27万吨,平均价格为552美元/吨,出口额1807.29万美元;粗制角叉胶平均出口价格为3951美元/吨,出口额达8279.86万美元;精制角叉胶平均出口价格8673美元/吨,出口额达3776.88万美元。
  从养殖情况看,菲律宾南部的棉南佬地区是最主要的海藻养殖基地。2002年,菲律宾共生产海藻干12.53万吨,其中,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地区海藻干产量为1.50万吨;中部的维萨亚地区产量为0.63万吨;南部的棉南佬地区产量为10.40万吨,占总产量的83%。
从海藻加工和出口情况看,菲律宾中部的维萨亚地区是海藻的加工和出口基地。2002年,出口的3766.88万美元精制角叉胶中,有79.28%即2986.36万美元来自维萨亚地区的加工厂;出口的8279.86万美元粗制角叉胶中,有71.23%即5897.42万美元来自维萨亚地区的加工厂。
  从出口市场情况看,菲律宾海藻制品主要出口到欧美国家。2002年,从菲进口海藻类产品最多的五个国家是:丹麦1557.02万美元,其中,海藻干405.91万美元,角叉胶1151.11万美元;法国1085.58万美元,其中,海藻干540.85万美元,角叉胶544.73万美元;美国785.21万美元,其中,海藻干508.14万美元,角叉胶277.07万美元;英国417.01万美元,全部是海藻干;荷兰166.58万美元,全部是海藻干。上述出口到五个国家的海藻制品总计4011.40万美元,占海藻制品总出口额的28.93%。另据了解,2002年,出口到中国大陆的海藻干为272.95万美元。
2、 菲律宾海藻业发展计划
  由于海藻产业对菲律宾增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减轻贫困的巨大作用,菲政府将海藻业列入重点发展行业,陆续出台不少鼓励措施,协助海藻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解决环境污染和资金短缺问题等。为了进一步增加海藻产量、加强政府部门和海藻业者的联系、增加海藻制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2003年4月,阿罗约总统在宿务市签发《菲律宾海藻业发展方案》,明确提出由农业部协助进行海藻养殖增产、环境资源部协助解决海藻养殖过程和加工过程的环境污染、科技部协助开发海藻制品新技术、贸工部协助开拓国际市场、土地银行负责提供海藻制品生产和营销的资金支持、海藻协会负责海藻制品经营者与政府部门的协调联系并确保各项政府鼓励措施实施到位。
  根据该发展方案,2004年7月初,菲律宾海藻协会经商土地银行等国有机构,已筹集54.4亿比索(近1亿美元)的信贷资金,重点支持未来三年时间内海藻养殖户扩大生产和加工厂技术改造。该协会表示,去年海藻干产量12.78万吨,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加工厂生产能力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他们预计,在该方案实施并且上述信贷资金发放下去后,未来三年的海藻干产量应达到67.71万吨,其中,2004年,16.80万吨;2005年,22.79万吨;2006年,28.12万吨。

渔业市场


菲律宾是个群岛之国,四面环海,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无论远海、近海渔业,还是其他渔业都很有发展前途。过去菲律宾的渔业比较落后。60年代以来,政府开始重视发展渔业,一度成为东南亚第二大渔业国。菲律宾海洋渔业的主要产鱼区为马尼拉湾、米沙鄢海、萨马海、苏禄海、巴拉望岛西北部沿海一带。重要的淡水鱼产区是内湖、塔尔湖及兰老湖,这些主要产鱼区的产量约占全国鱼产量的80%。为了促进远洋渔业的发展,政府除鼓励私人企业投资购买吨位较大、装备较好的渔轮,拨款给渔民购买动力渔船及新式捕鱼设备外,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增造远洋大型渔船,兴建现代化渔港、渔业专用码头及冷藏设备,使远洋渔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