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 东南亚 > 马来西亚 > 马来西亚人口概况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人口概况

2015/02/18

 

  马来西亚人口总数最后录得 3040 万人从 820 万在 1960 年,2014 年在过去的 50 年期间更改 271%。马来西亚人口平均为 1783 万从 1960 年到 2014 年,达到全时间的 3040 万 2014 年高点和 820 万在 1960 年的新低纪录。在马来西亚的人口被报道由马来西亚统计部的。

  若以每一户家庭的平均人口计算,该国的平均家庭人口为4.31人,沙巴的平均家庭人口为5.88人,为全国最高。布城、吉隆坡、雪兰莪、槟城则最少,均不超过4人。(完)

   马来人占50%,华人占24%,剩余的多为印度血统和本土人。

  马来半岛和沙巴州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沙捞越的官方语言是马来语和英语,同时,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也广泛使用。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马来半岛的官方宗教),儒教、佛教、道教和印度教。

马来西亚族群人口变化导致的后果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一般分为马来亚、沙捞越、沙巴三部分,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

 传统上主要分有三大族群,即马来和土著、华人、南亚裔(主要为南印人),2006年该国人口估算为266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8%,总和生育率为3.05(2005)。

      按此估算现在马来西亚的人口肯定超过2700万了。2004年三大组群比例为61.5%(其中马来为50.4%) ,23.7%和7.1%,其他民族已经占到7.8%。而在2000年的时候(全国人口2327万),华人的比重还是24.5%,印度人为7.3%。1990年全国人口为1790万。80年代末当时的华人占28%,印度人9%,主体民族约为55%,而1980年的时候该国人口为1344万,华人总数为414.5万,占全国人口的30.8%左右。1970年全国人口为1039万,华人应该占三分之一左右,印度人口应该占总人口的10%强。

1950年,该国目前范围内的人口约为643万。1957年相应的数字为773万。网上有资料说1957年华人占马国(注意是西马)人口的40%,对于这个我并不敢完全认同,因为印度人当时也占了不小比重。而以前我查过一个资料,在1938年马来亚(注意是马来亚,不是马来西亚,即只是今天的西马)人口统计中,华人和马来人的比重几乎是一样多(都是200多万),印度人约有70万。估算下来华人和马来人各占总人口的40%左右。很多人怀疑这个数据是不是包括了新加坡的人口,可以告诉大家没有,因为当时我还特地留意了一下。而且当时新加坡是所谓海峡直辖地,并不属于马来亚。

我们知道马来西亚主体的马来亚是正式1957年独立的,1963年沙巴、沙捞越等加入,1965年新加坡被迫独立(请注意,不是新加坡自己想独立,而是被赶出来的!)1969年发生了著名的5.13事件。其实事件很简单,就是华人政党在大选中获胜,但是马来人拒绝接受,最后华人做出让步,把执政权交给了马来人种族骚乱才告平息。但是很快,就出台了所谓新经济政策,公然把马来人和土著(沙巴和沙捞越)特权写进宪法,并限制华人的经济力量,以种族和谐的民意对华人和南亚人的财产进行二次分配。

我们单独看一下马来西亚华人的情况,前面已经谈到1938年的时候华人同马来人一样多,都有200多万,1980年为414万,1990年约500万,2000年为570万,目前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630万(近些年的“迅猛”增长可能同华人新移民有关,这个待考证)为什么后来马来人能够成为主体民族,而华人从一个占总人口40%以上的族群变成占总人口不到25%的少数民族,被人指责寄生者呢?
    首先,众所周知的原因是穆斯林的生育率比较高。在70年代以前,华人和马来人基本都还没有实现生育转变,但华人比重还是下降了。而70年代以后的情形就不用说了。具体的数据我没有,但从华人和南亚人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降低可以看出来,如果只是华人单独下降还可以解释为华人自己不多生,但其他非穆斯林也跟着降下来就很能说明穆斯林生得多了!


    另一个原因是马来西亚千方百计使用各种办法提高马来人在人口中的比重。我们知道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盛行内婚制,马来人嫁给非穆斯林简直比登天还难(除非对方改信回教),而马来人娶其他民族则统一算入马来人,时间一长,马来人的人口扩张就悄悄实现了,这种扩张不是简单的自己繁殖,而是侵蚀其他民族的地盘,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人口,另一方面削弱了对手。南亚人虽然以南印泰米尔人为主,而他们主要信仰印度教,但是应该也有为数不少的信仰回教的人,所以印度人被同化比华人还容易些。

     马来西亚的另一办法就是吸引外国移民。马国从2000年2327万增长到现在的2700万以上,靠人口的自然繁殖是不可能实现的。主要是吸收印尼、菲律宾南部,应该也包括泰国南部(就是以前一直相安无事,近些年成为暴力之乡,公然把佛教徒头颅挂出来游行,当地人纷纷逃离的地方),因为印尼和菲律宾南部都是回教的天下,取得马来西亚国籍比较容易。所以,很多人说印度裔很快就要失去第三大族群的地位,沦为第四族群。

     马来西亚的另一手法就是把土著人拉入统治集团,扩大自己的权力基础,从理论上讲,马来亚、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是很有利的(所以不断有新马合并论出现),而东马其他跟西马没有很多共同点,倒是跟文莱很相似。60年代初,新加坡还没有脱离马来西亚的时候,可以肯定当时华人占全国人口的优势,至少对马来人是优势的,加上印度人这个跟华人有相同境遇的民族,以及华人掌握的经济,更是对马来人形成压倒性优势。这大概也是马来人为什么要把新加坡赶出马来西亚的一个原因吧!(具体的原因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不过新加坡的确是被迫独立的)

    
    马来人特权


    马来西亚宪法中,有多项条文规定马来人特权,阐明马来人以及沙巴和沙捞越土著的特殊地位必须获得保障。所谓的特权包括∶公共服务、奖学金或学金,以及联邦政府提供的教育或训练特权,必须为马来人及土著保留合理的配额;任何准证或商业执照,必须保留一定的份额给马来人及土著;保留合理的学额给马来人及土著,以进入马来西亚的大学或教育机构深造;伊斯兰教为国教;管制或限制向伊斯兰教徒宣扬其他任何宗教教义或信仰;继续保留独立前已存在的马来保留地,这些地只分发给马来人或原住民;国家语文必须为马来文,等等。


    1970年,政府为提高马来人的经济地位,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其中提及对马来人和土著的优惠政策包括:土著在经济领域占有30%的股权;在各方面继续扶持土著,以缩小土著与非土著之间的经济鸿沟;大专学府的招生额为土著55%,非土著45%;挂牌公司必须将30%的股权售予土著;通过私营化计划,让土著商家获取更多的经商与管理机会;鼓励土著与非土著进行联营计划,从而达到经济重组的目标;政府保送土著学生出国深造,栽培更多的土著专业人才,等等。

新经济政策为期20年,一些优惠政策发挥了作用,提升了马来人和土著的教育水平和经济地位。1990年期满后,马来西亚政府又提出新发展政策,马哈蒂尔总理多次指出,马来人不应该永远寻求保护,以致无法自力更生,妨碍国家的竞争力和健全发展。但一些马来人还是认为,“马来人至今仍需享有优惠和扶助,因为与其他垄断某个领域的种族比起来,马来人的力量仍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