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 东亚 > 中国 > 深化中非绿色低碳领域合作

中国: 深化中非绿色低碳领域合作

2016/09/13

  今年,G20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具有开创性意义。刚刚闭幕的杭州峰会上,除了成员国南非中国还邀请了多个非洲国家和组织的领导人与会,并作出了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改良能效、加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承诺。中非将以G20峰会为新起点,深化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

  “双向车道”互补优势明显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告诉记者,在“发展”问题上,中国最有发言权,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从一个相对不发达的状态到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取得了瞩意图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许多非洲国家也希翼能够向中国“取经”。而中非谋求的绿色低碳领域合作是“双向车道”,中国自身也面临着发展任务,需要与非洲国家展开互利共赢的合作,此次杭州峰会邀请的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轮值主席国塞内加尔、非盟的轮值主席国乍得非洲国家,与中国都有着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合作。

  从中国非洲国家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双方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看来,非洲低碳发展具有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优势,但产业发展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撑。相对而言,中国是新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低碳技术取得了清楚的进步,特别是在无碳技术方面的成就尤为明显,首要表现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中非双方可谋求产业转移、碳交易的深度合作,在低碳发展转型进程中开创南南合作的新路径。

  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秘书长程志刚告诉记者,中国政府从政策、资金等各领域为合作提供支持,在2014年5月的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中国提出要侧重绿色低碳领域的中非合作,将向非洲提供1000万美元援助,专门用于保护非洲野生动物资源,促进非洲生物多样性,促进非洲可持续发展。2015年12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正式发布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中,第五大合作计划就是中非绿色发展合作计划。其中引人注意的是,中方将使用多种融资方式,支持非洲光伏、生物质能等发电项目和输变电、电网项意图建设,从而助力非洲改良电力短缺的现状。

  “破坏环境”是西方媒体指责中国对非投资的一个常见论调,受访非洲学者认为,中非绿色低碳合作是对此论调的有力驳斥。“中国人给非洲带来的是双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尼日利亚籍研究员迈克·伊西祖勒恩对记者表示,绿色低碳合作证明中非合作的实现不以牺牲非洲的环境和长远利益为代价。他期望,中非绿色低碳合作以后能够惠及更多非洲民众。

  为发展注入强盛动力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非洲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而路网、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改良。发展小规模离网清洁能源,可使非洲缓解路网、电网对发展的制约。使用绿色低碳能源也可以减轻经济快速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同时改良能源安全的水准,获取更多参与全球发展转型的主动性。刘鸿武认为,这些根本性的需求,将给非洲向低碳发展转型注入强盛动力。

  发展是非洲最迫切的需要。贺文萍表示,非洲工业化程度较低,碳排放量并不大,但是它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却非常大,非洲需要工业化,但是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改良能效,加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走新的发展之路。

  程志刚讲解,根据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一份公告,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年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修建了近三分之一的新电力设施。同时,中国关注培养非洲的“造血”功能,培养非洲在新能源领域的人才,项目运行后逐步把管理和运营权交给非方来直接管理。

  贺文萍认为,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是非洲的“前车之鉴”,非洲此刻应不求快、不求急,而是求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规划发展道路便获得了高的起点和平台,具备了工业化的“后发优势”,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制定环境标准、清洁标准,将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的生产线拒之门外,实现清洁生产的“一步到位”。

  推动援非项目落地生根

  刘鸿武解析,低碳援助是中国对非援助的一个很好的切口。从以往的实践来看,进一步改良中国对非低碳适用技术和农业技术的援助力度,使其成为中非低碳合作的亮点,有助于改良中国援助的效用和声望。中方承诺支持非洲增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非洲实施100个清洁能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环境友好型农业项目和智慧型城市建设项目,推动项目落地生根频出亮点。

  双方政府为该领域合作提供了各项支持。程志刚举例,商务部下属的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等专业对非机构,在获得非洲的新能源项目信息后,向国内企业提供背景资料参考和投资建议,而非洲国家的驻华使馆也常提供本国的项目信息,致力于双方的合作沟通。而由于这些项目投资额度非常大,大中型企业参与的要更多一些。

  据程志刚了解,2015年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承建了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埃塞俄比亚的阿达玛风电项目分为两期,二期项目在今年5月份已顺利移交,其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00兆瓦以上。“类似于这样的项目在建的有十几个,而正在谈的就更多,此次杭州峰会承上启下,是新的起点,在以后的三到五年,将会有更多的低碳项目落地非洲。”程志刚说。

相关文章
  •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钢铁产能配置

    2017/04/25 中美之间有共同利益,也有分歧,“倾销”便是美方对中国常见的指责之一,钢材则是其中的重要项目。就在今年2月,美国商务部最终裁定,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板和钢带获得补贴,以低于合理水平的价格在美国市场倾销。   与此同时,美国也对其他一些经济体发起钢材“倾销”调查,其他经济体也在对中国发起相应的调查,全球钢铁产业风起云涌。   中国钢铁产能是否过剩?钢铁产能如何配置?行业如何升级?这些问题都需要置于全球视角下审视。】
  • “习特会”后的中美与中俄能源合作前景

    2017/04/25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马拉阿哥庄园的会晤为以后几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外界重视的经贸合作问题上,双方表示将扩大在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相互开放市场,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更加平衡发展。   几天之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访问俄罗斯,不仅参加了两国在投资和能源领域的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会议,还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张高丽表示双方要加快能源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投资合作,而普京表示两国在东线天然气项目和亚马尔LNG等大项目上的合作进展顺利。
  • 中国将帮助非洲脱贫致富

    2017/01/04 中国对非洲的政策如能得到落实,将帮助非洲脱贫。非洲的问题在于工业化基础薄弱导致的经济原始化,而中国则明确表示,不干涉非洲国家内政,并助力非洲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机械化水准的改良将有助于解决粮食问题,并通过粮食出口创汇。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上发布了对非政策,表明了中方帮助非洲的意愿。而政策的落实需要非洲国家的配合。非洲国家应先提出可行项目,再由中方提供资金。中国进出口银行、中非发展基金和新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中国金融机构已准备好为非洲项目提供资金。中国十亿级的企业也对非洲投资兴趣正浓。
  • 中非关系:理性平衡及前瞻发展视角

    2016/09/13 不久前,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研究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曾任美国财政部驻华经济和金融特使还有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局长)在该学会网站上刊发了题为《还原中国对非投资的真相》(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on China’s engagement in Africa)的评论文章,用详尽的数字和图表澄清了有关中国在非洲投资的一些国际“误解”和“迷思”。
  • 承受苦痛 播种希望——中国经济去杠杆调查

    2016/07/20 加杠杆易,去杠杆难。然而为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再难也要坚定推进。   去杠杆半年来,正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资金正从传统产能过剩领域逐步退出,向高新技术产业等新经济群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和互动关系在悄然变化。   实体企业:产能过剩行业融资受限正艰难转型,科技创新等“新经济”资金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