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 > 黎巴嫩 > 黎巴嫩外交关系

黎巴嫩: 黎巴嫩外交关系

2012/08/27

更多

 

 

黎巴嫩外交关系

黎巴嫩对外奉行"中立不结盟和开放"政策,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平等、均衡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在执衍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及国际法准则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强调其阿拉伯国家属性,重视与阿拉伯国家在重大问题上协调立场,加强团结。重视同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并推行外交多元化。黎为2010-20什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黎与98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其中61个国家在黎设有使领馆。

【与中国的关系】1971年11月9日,中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39年来,两国关系友好,中国一贯支持黎巴嫩维护主权、独立和反对外国人侵、于涉其内政的斗争;黎在国际上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近年来,中黎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关系不断深化。

【同美国的关系】黎、美于1943年建交。黎巴嫩重视发展同美国的关系,力求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支持和援助。美支持黎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塔伊夫协议》;敦促叙利亚军队撤出黎境内;要求黎政府解除真主党武装。

【同法国的关系】黎巴嫩在1943年独立前曾是法国委任统治地,两国有传统的关系。法为谋求在黎的经济和政治优势,大力投入黎重建市场。1996年,双方签订了两项财政协定,法向黎提供10.时乙法郎的赠款、优惠贷款和商业贷款。法支持黎哈里里政府主导的经济重建与改革计划,2002年法在第二次国际援黎会议上承诺向黎提供比美元援助。

【同叙利亚的关系】黎叙在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曾是同一个政治实体。黎独立后,叙未予承认,黎叙仍保持"特殊关系"。1976年5月之后,叙军(最初约2.8万人)一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2005年4月叙方宣布撤回其驻黎全部军队、安全人员和军事装备。2008年10月15日,叙黎外长签署建交公报,两国正式建交。2009年11月,黎巴嫩新任总理哈里里访问叙利亚。随后,黎若曾教马龙派大主教索菲尔、国民议会议长贝里等黎政界、宗教界高层人士先后访叙。2010年黎叙交往密切。

【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目前在黎境内共有约36.7万巴勒斯坦难民,其中269串住在大城市,45%住在得到联合国救济的12个难民营,约7万人生活在没有卫生、教育及社会服务等保障的13个居民点。2006年,黎以冲突期间,阿拉伯国家给予黎政治与财力上的支持。2008年5月,由阿盟和卡塔尔等八国外长组成阿国调解委员会,并促成黎各派达成"多晗协议"黎因总统选举问题发生的危机结束。2009年黎民族联合政府成立后,大力发展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关系。

【同以色列的关系】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1982年6月,以色列大规模人侵黎巴嫩。1985年,以色列以保卫北部加利利地区为由在黎南部建立了约850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在"安全区"驻扎了千余人的部队,并扶植由3000名亲以黎基督徒组成的南黎军。2000年5月,以色列单方面从黎巴嫩南部撤军,但黎仍坚持1923年国际边界线,要求以结束对谢巴农场等地的占领,并撤至1967年6月4日的边界线;谴责以修建"隔离墙"。2005年,真主党武装与以军在黎南部边境地区频繁交火,并造成一定人员伤亡。2006年7月,真主党武装越境袭击以色列并俘获两名以军士兵,以军随即对黎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8月,安理会通过1701号决议后双方停火。冲突造成黎逾1000平民死亡,4000余人受伤,逾100万人流离
失所。以色列亦有157人死亡。2007年10月和2008年7月,黎真主党与以色列在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的协助下两次进行"换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