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 东亚 > 韩国 > 韩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韩国: 韩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2012/08/23

更多

 

 

韩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韩国在农业发展中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现分述如下: 

1、通过新村运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 韩国的新村运动能够获得成功,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1)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各部门相互协作,事先制定周密的计划和目标,事后进行评定总结,建立了目标管理制度、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这是新村运动成功的基本保证。政府还在政策、制度、资金等各个方面给予倾斜,并给予了充足的财政投入。

例如,在1971~1978年的财政预算中,农村开发项目费用就增加了7.8倍,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合计增加82倍。为了推进新村运动,国家无偿给农民提供水泥、钢筋等生产资料,建立农民和农民骨干的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了促进农协(特别是农协金融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等,为新村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为运动的持续和深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让农民得到实惠。韩国政府注意从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入手,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首先是帮助农民安装电灯、自来水,然后是修路架桥、建立村公共澡堂、洗衣房等,之后转入发展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新村运动使往日破旧落后的农村焕然一新,全国村村通电、通汽车,家家有自来水。农户收入显著增加,由1966年的208.94万韩圆增加到1981年的422.09万韩圆。在1974~1977年4年间,农村居民收入曾超过了城市工人的收入水平。进入90年代后,彩电在农村的普及率为123.6%,电冰箱为105%,煤气炉100.4%,电话99.9%,汽车20.9%,电脑为6.7%。 (3)注重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在新村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也是运动成功的保障。农民在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村村都建立?quot;村民会馆"这个思想教育阵地。

通过讲课、讨论会和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向农民灌输正直诚实的价值观,培养农民勤勉、自强、团结和奉献的主人公使命感,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对农村领导人和农民进行长期不间断的教育,使农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2、支持绿色革命,重视农业科技和教育 韩国绿色革命的成效比较显著,得益于政府对绿色革命的政策支持和对农业科技和推广的一贯重视。为了配合绿色革命,制定了有关增加化肥、农药生产和稳定供应的政策:以《农产品流通及价格稳定法》为基础,提高了稻谷的收购价格等,促进了高产水稻的普及。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办培训班或讲座,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高产水稻的育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应的栽培技术。自1960年颁布的《农村振兴法》以来,在韩国农村振兴厅的直接领导下,农业技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农林水产业的发展速度由1967~1971年平均1.2%提高到1972~1977年的平均4.8%。 

3、支持农协的发展 韩国的农协是1961年成立的。它是由农民出资、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从事供销、信用、保险、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经营活动。据统计,到1994年全国农协的农民会员共200万人,基层单位农协1359个,特殊农协44个。它起初有中央、市郡、基层三级组织,1981年改为中央和基层两级组织。农协承担着农业经营和生产技术的指导工作。在新村运动中,农协加强了农业指导体制,广招营农指导员,他们长期活动在农村和农民之中。农协专门大学、农协指导员教育院、新农民技术大学和农业经营技术支援团等相继成立,定期定点地培训农民技术骨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协金融机构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扶植。1967年农业银行并入农协,极大地加强了农协的金融力量,并使基层农协的互助金融业得到迅速发展。互助金融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比一般银行的储蓄年息要高出2%~ 3%。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投资、补贴大部分是通过农协金融机构进行的。 

4、发展高附加值农业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特别在国际贸易自由化呼声日趋高涨的今天,保住国内农产品市场并打入国际市场是韩国农业发展的关键。韩国政府把发展高附加值农业作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区域特产"和设施园艺。 1989年开始开展的"区域特产"运动与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相似,目的是开发具有韩国传统特色的产品,使其在质量、风味、色泽及价格上能使国内消费者称心,乐于接受和选购。特产中既有初级产品如各种蔬菜、水果、花卉、人参、蘑菇等,也有很多加工品,如泡菜、辣酱、果酒及肉类制品,同时还有一些民间民俗工艺品。 

1991年,韩国政府增加拨贷资金,大力发展设施园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增加附加值,在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基础上不断地扩大出口,目前大棚和玻璃温室的面积已达4万公顷,其中玻璃温室面积约占3%,并向全自动化方向发展。预计到2004年,玻璃温室面积将要发展到800公顷。由于区域特产和设施园艺的发展,主要蔬菜、水果和传统特产占领了国内主要市场,并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5、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衰退 韩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失策是,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未能及时保护农业,农业结构和规模未能予以调整,致使农业发展滞后而日趋衰退。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由1962年的43.3%下降到1992年的7.7%,农业劳动人口占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由1983年的29.7%下降到1992年的16%。农业地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的流失,给韩国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 首先是农业后继无人,农业人口趋于老龄化(1994年,50岁以上的农业人口占总农业人口的43.5%)。多数年轻人对农业不感兴趣,弃农离乡者众,与韩国老一代务农敬业的传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一些边远地区、山区甚至出现?quot;老人村"和"无人村"。其次是农产品自给率不断下降。韩国大米、小麦、玉米、肉类、蔬菜、水果等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除了大米等少数农产品可以自给以外,小麦的自给率由1973年的7.5%下降到1990年的0.1%,玉米由10.1%下降到2%。大米自给的代价也很高, 1986~1988年的平均价格是当时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6倍。韩国政府对农产品进口曾严加控制,但由于国际贸易自由化呼声日趋高涨,不得不逐渐开放农产品市场。特别是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束后,国外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将势不可挡,韩国的农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总之,韩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政府未对农业实行及时和有效地保护和调整,农业已经伤了元气,前景未卜。尽管后来工业对农业实行了反哺,使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农业后继乏人和农产品自给率下降等后遗症难以治愈,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