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序言

世界: 际货币基金组织2015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序言

2015/10/20

世界经济走出战后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衰退已经六年,但回归强盛、同步的全球扩张仍然难以实现。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公告中经修订的评估突出表明,所有国家都面临挑战。尽管各个国家的前景有相当大的差异,但根据新的评估,几乎所有国家的近期增长率都已下调。此外,世界经济面临的下行危及看起来比几个月前更为清楚。

  与前段时间相较,发达经济体的近期经济增长看起来有所增强,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有所减弱,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产出中所占比例不断改良,在世界增长中仍将占最大份额。在发达经济体,由于近期危机的遗留影响已经减退,加上持续的货币政策支持和财政中性的恢复,产出增长普遍加速,失业普遍降低,尽管通缩压力依旧存在。

美国英国的复苏进展最快,货币政策看起来很快会紧缩,而欧元区和日本的复苏更为未知。在发达经济体之外的其他国家,增长放缓的因由各不相同,包含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对一些发达经济体产生不利影响),过去信贷快速增长带来的影响,还有政治动荡。当然,存在多重问题的国家情况最糟,有些还面临通胀的加剧。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整体而言,我们的评估是,它们的经济增长在2015年将连续第五年下滑。

  增长减缓评估的依据是什么?首先,现时生产率增长迟缓,这表明各经济体的长期潜在产出增长率可能已经普遍降低。投资持续低迷导致劳动力生产率和工资增长迟缓,尽管所有生产要素(不仅是劳动力)的总体生产率的增长也很迟缓。正如上期《世界经济展望》公告谈到的,总需求疲软是抑制投资的一个因素。预期潜在增长迟缓本身就会抑制总需求,从而进一步限制投资,形成恶性循环。在一些国家,人口老龄化进一步限制了投资;在另一些国家,制度缺陷或政治动荡是抑制因素。从更为极端的形式看,政治冲突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人员流离失所,包含在一国内部和各国之间,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第一章谈到,经济衰退不仅会对趋势生产率的水准造成永久负面影响,还可能对趋势生产率的增长造成永久负面影响。在这种机制下,现时的低生产率评估在一定程度上看来是2007年后动荡的结果。一些经济历史学家认为,战后全球增长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以下因素:沿着技术创新的广义边际出现收益递减,这一过程被中国和前苏联国家进入全球经济还有信息和通讯技术革命临时打断。其他人则反驳,变革性创新在很多领域不断推进,从机器人到生物工程。但与一个多世纪前的电气化同样,这些进步可能要几十年后才能体现在商业生产过程中,从而使其产出被计入国民收入。只有时间才能化解这些争论。

  对于出口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国家,价格的变化既影响产出缺口,也影响潜在产出本身,所以,大宗商品价格的近期变化也影响近期和长期产出评估。这些变化相当剧烈,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低收入大宗商品出口国产生了特别大的影响。中国现时是世界最重要的金属进口国,在直到2011年的本世纪初的这段时间维持了极快的增长。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出口国大量投资改良产能,刺激国内增长。然而,中国力求转变过去的出口和投资带动型经济模式,努力改良消费(包含服务业)的作用,因而,中国领导层最近已降低增长率目标。如第一章和第二章所述,很多大宗商品(包含金属)的实际价格已从2011年达到的峰值下跌,在今年8月中旬开始的金融波动那几个礼拜,下跌幅度尤其大。在本期公告发布时,仍不清楚近期下跌是否代表过度的向下调整,但早先下跌的影响已经反映在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经济增长中。第二章估计,在由此导致的增长下滑中,平均来说有三分之一左右应归因于增长的结构性部分,首要通过投资减少产生。

  大宗商品出口国的货币贬值幅度尤其大,但流向新兴市场的资金总体出现降低趋势,导致这些经济体的货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普遍贬值。第三章谈到,这些汇率变化应伴随着贬值国净出口的增加,这是朝着不同增长率的自然调整过程的一部分,是灵便汇率促进实现的情形。一个结果可能是,一些增长表现相对较好的发达经济体的经常账户逆差扩大,但重要的是,这些汇率调整应被视作自然冲击减震器(它们一般发挥的作用),而不是有意的“货币战争”行为。的确,新兴市场过去在面对资本大量外流时试图调整汇率,对全球金融稳定造成了相当大的不利后果。

  汇率大幅贬值有可能给资产负债表带来不利影响。一个值得注意的潜在压力点是新兴市场公司的离岸外币借款。积累大量储备缓冲,在更大程度上利用外部股权融资,还有在岸贷款更多采用本币计值,都能缓解上述危及。当然,仍存在其他危及——对中国增长潜力的再次担忧,希腊在欧元区的以后,石油价格急剧下跌的影响,还有波及效应,这些都可能引发市场动荡。发达经济体和中国尚未完全消除通缩压力,这种压力继续减缓资产负债表的调整进程。

  对于力求改良增长表现或增强抗冲击能力的国家,没有哪一套政策适用于每个国家。但鉴于各国面对的共同挑战,我们所熟悉的一些普遍原则仍然适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需要对美国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做好准备。发达经济体必须继续解决持续存在的危机遗留问题。同时,存在负产出缺口的国家应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具备财政空间的国家还应辅以财政举措。特别是,在长期实际利率极低的情况下,看来非常有必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投资是改良潜在产出增长率的一个途径,但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改革也能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这种改革不仅有助于增强以后的增长,还有助于改良增长的抗冲击能力。改革有助于低收入国家实现出口基础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所有国家都应继续加强微观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这将增强抵御经济冲击的能力,无论这种冲击是源于国内还是国外。

相关文章
  • 109家中企上榜世界财富500强 阿里巴巴和腾讯首次入榜

    2017/07/22 据财富中文网数据,在新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大中华区的上榜公司数量连续第十四年增长,今年达到了115家。其中中国(含香港,不包含台湾地区)为109家企业,阿里巴巴(BABA.N)和腾讯(0700.HK)首次名列这张基于营业收入罗列的知名榜单。 今年有10家中国公司首次上榜,除了上述两家互联网服务和零售公司外,其余还包含安邦保险集团、恒力集团、阳光金控、碧桂园(2007.HK)、苏宁云商(002024.SZ)、厦门建发集团、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和新疆广汇。
  • 花旗与德银加强在法兰克福的存在 应对英国退欧冲击

    2017/07/22 花旗集团(C.N)与德意志银行(DBKGn.DE)这两大国际银行正在加强在法兰克福的存在,以应对英国退欧的冲击。 美国花旗集团周四表示,可能需要在欧盟创造150个新职位,同时确认将把欧盟交易运营总部设在法兰克福。 德意志银行执行长克莱恩(John Cryan)在周四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表示,该行估计在法兰克福增加新的岗位。它将在法兰克福复制一种架构,可与其伦敦业务相互代替,并将随着英国退欧谈判的展开而演变。
  • 中企海外投资“有控有扶” 政策频繁转向或增加企业决策难度

    2017/07/22 监管层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策略悄然转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已经可以在快速审核之后购汇出境。不过,现时中国企业和居民海外配置资产需求高涨,加上美国仍在加息缩表的大周期内,以后一两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存,这都意味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将持续承压。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控有扶”应该是下一阶段监管层对待海外投资的一致态度。 从之前的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到现在的“有控有扶”,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往往和宏观经济金融大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这也要求企业在谋划海外投资布局的时候,要及时把握国内经济的脉动,将随之而来的可能的临时性政策调整都纳入考量,才能防止因为跟不上政策风向的变化而被“秋后算账”。
  • 汇市一周综述:德拉吉“秋季见”引欧元飙涨 特朗普受挫美元流血难止

    2017/07/22 路透北京7月21日 - 本周美元全线下跌。美元本来就因叶伦上周的鸽派讲话还有令人失望的CPI和零售销售而严峻承压,本周又遭政治因素打击。特朗普的新医保法案在参议院失败,人们对特朗普实施减税和推进基建能力的担忧重燃,美元指数周四触及去年8月以来最低水准。 市场聚焦于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政策会议。日本央行一如预期按兵不动,甚至传达出准备无限期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在“鹰”声阵阵的队伍中显得有些不合群,美元兑日圆跌势因而放缓。 欧洲央行的决定也在预料之中,德拉吉维持在必要时将延长购债计划或扩大购债规模的承诺。他尽管想竭力防止勾起人们对他上月在葡萄牙辛特拉鹰派暗示的回忆,但秋季重新评估购债计划的话语还是让欧元投资者兴奋不已,欧元兑美元曾经涨至近两年最高位。
  • ​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在佛得角召开

    2017/06/19 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在佛得角首都普拉亚召开,佛得角总理席尔瓦、经济部长贡萨尔维斯、驻中国大使塔尼亚、贸易投资局局长安娜参加洽谈会开幕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张伟副会长、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徐迎真秘书长、中国商务部康文副巡视员受邀参加洽谈会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驻佛得角大使杜小丛、经商参赞宋波参加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