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 东非 > 赞比亚 > 赞比亚农业概况

赞比亚: 赞比亚农业概况

2015/01/26

赞比亚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是赞比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2%。

可耕地有432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58%。近十年来,农业发展保持5%的年均增速,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农产品出口占其非矿产品出口的25%。

表1 2006-2010年赞比亚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农业GDP增长率

农业占GDP比重

2006

0.6%

20.2%

2007

2.2%

19.8%

2008

0.4%

19.8%

2009

2.6%

20.8%

2010

6.6%

20.1%

资料来源:赞比亚统计局

表2 赞比亚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

农作物

出口国

玉米

津巴布韦、刚果(金)、莫桑比克、纳米比亚

水稻

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金)、津巴布韦

高粱

南非,坦桑尼亚

大豆

安哥拉、博茨瓦纳、刚果(金)、南非

小麦

马拉维、津巴布韦

资料来源:赞比亚商贸工部

从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来看,近几年赞比亚农产品种植获得丰收,农产品出口总值扩大,尤其是玉米种子出口大幅增长。据赞比亚商贸工部统计,2009年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19亿美元。赞比亚进口农作物主要是油料种子、大豆和谷类,农作物进口值约占进口总额的5%左右。

(一) 赞比亚主要农作物供求情况

赞比亚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包括玉米、木薯、小麦、水稻、大麦、高粱、小米、大豆、花生等。玉米是赞比亚的主食,常年玉米种植面积60万公顷,得益于赞比亚政府推行的农业促进政策,2009年以来玉米产量有显著提高, 2010-2011年度玉米产量超过300万吨,远超过国内160万吨的消费能力。

赞比亚种植的薯类主要包括木薯、马铃薯和甘薯,其中又以木薯为重。木薯是赞比亚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而且产量相对较高,可以作为赞比亚荒年的粮食后援,因此得到了赞比亚政府的高度重视。木薯常年种植面积17万公顷,总产量97.5万吨,年消费木薯94.5万吨,基本实现生产与消费平衡。

小麦与甘蔗是赞比亚产量最高的两种农作物,其常年平均亩产量分别为398公斤和6962公斤。由于小麦和甘蔗主要由大型商业农场进行生产,而这些商业农场具有较好的灌溉设备和管理技术,所以小麦与甘蔗产量较高。赞比亚小麦年平均需求量在15万吨左右,大多为赞比亚中上层消费,而赞比亚常年种植面积仅有1.5万公顷,年平均总产量只有9万多吨,小麦产量尚不能满足需求,赞比亚政府计划进一步扩大小麦种植面积。甘蔗平均每年种植约2.1万公顷,年平均产量223.5万吨,蔗糖年产量15万吨左右,出口量8万吨左右。赞比亚的蔗糖质量很好,在非洲地区和欧洲市场均享有较好声誉,有较强的竞争力。2008年欧盟取消了从非洲进口食糖的配额后,为赞比亚蔗糖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烟草与咖啡是赞比亚传统的优势农产品。烟草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500公顷左右,年平均总产量为5万吨左右,年出口总额达1亿美元左右。赞比亚咖啡种植面积5000公顷左右,年平均总产量为4500吨左右,年出口总额达800万美元以上,近些年来,咖啡种植稳中有增。

(二) 赞比亚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赞比亚农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资料的缺乏,

最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化肥、农药和实用小型农业机械等。赞比亚只有一家生产化肥的企业,目前运营情况很差,年产量仅有2~3万吨,远远不能满足赞比亚农业生产的需要。赞比亚尚没有农药生产企业和规模农业机械生产企业,所有的农药与质量较好的农业机械全靠进口,每年需进口化肥与农药8万多吨,花费1.6亿美元以上。尤其值得关注的,赞比亚90%以上的小型农户几乎不使用化肥与农药,也没有多少农业机械使用。随着赞比亚经济的发展,小型农户将会是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巨大的潜在市场。此外,比较缺乏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作物种子。目前,赞比亚种子市场供种较好的有玉米、木薯、小麦等,但是水稻种子的供应还存在一定问题。中国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可以在赞比亚设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或者通过出口等形式,为赞比亚提供优质农业生产资料,也可以帮助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企业“走出去”。

其次,赞比亚粮食生产能力虽有较大的提高,但每年仍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一定数量的谷物,主要是油料种子、大豆和谷类,受粮价高涨影响较大,是南部非洲受粮食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油料作物急缺,由于国内产量不高,加工植物油水平有限,每年需要进口大豆油1.2万吨以上,花费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进口大豆油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可以根据赞比亚粮食生产实际情况和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变化,适时调整对赞比亚粮食援助及出口计划,鼓励中国企业投资赞比亚植物油加工。

以上问题既是制约赞比亚农业发展的因素,又成为中赞农业合作可以优先考虑的领域,为中赞农业合作提供了契机。中赞双方在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农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都大有可为。

二、赞比亚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赞比亚历届政府均高度重视农业发展,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根本,提出“确保全国粮食安全,扭转靠天吃饭,粮食紧缺的局面,力争使赞比亚成为本区域粮食和禽类产品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的发展目标,计划从2005年到2015年农业的年增长率要达到7~10%,2015年要实现90%以上人口的粮食安全。其主要措施包括:

(一) 制订和完善农业领域法律法规

目前赞比亚促进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包括促进赞比亚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和种植业发展而制订的专业法;保持食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律;关于农业培训、涉农机构成立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律和涉农金融服务方面的法律。其中,《投资法》、《2004~2015年全国农业政策规划》中均在降低涉农税收,减免农资进口关税,简化农业用地审批方面给予优惠。这些法律的制订与实施,为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证,有力地促进了赞比亚农业的发展。

(二) 实施惠农扶贫政策

2000年至2008年赞比亚政府开始实施“化肥支持政策”, 对小农户购买化肥提供50%的补贴,2009年实施了“农民投入计划”替代“化肥支持政策”,根据该计划,受益农民每户将免费得到50千克化肥4袋,10千克种子1袋,受益人数超过50万人。实施“农业市场发展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产品集散中心,以方便农户出售农产品。取消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增值税,对电力、柴油等农业生产能源给予补贴。2011年9月萨塔政府上台后表示,政府将重新设计“农民投入扶持计划”,增强市场导向,针对不同农业生态区提供有针对性的示范服务,支持适宜该区域的农作物种植。

(三) 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赞比亚政府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对农业的投入是逐年加大的,2011年赞比亚政府投入农业项目资金约为2.5亿美元,2012年政府预算中表示对农业项目的投入将达到3.4亿美元。赞比亚每年用于农业发展的预算占财政总预算的9%左右,如果加上用于农业行政管理和农村发展方面的预算,超过10%的国家预算拨给了农业和农村发展。在非盟国家2003年发布的《关于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马普托宣言》中承诺在5年内将国家预算的10%拨给农业和农村发展,赞比亚是实现这个承诺的五分之一非盟成员国之一。

(四) 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赞比亚政府设立了“灌溉发展基金”,出资兴建了一些水坝、水库、田间灌溉系统等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和电力项目,农村道路交通得到改善,通讯网络基本覆盖全部农村地区。目前,已经完成并且已发挥作用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有50多个。如CHINENKE小型农户灌溉系统于2009年建成,位于北方省MBALA地区CHINENKE村,耕地面积约1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约50公顷。政府出资建设该灌溉农业区的灌溉基础设施,并负责对灌溉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受益农户协助政府维护灌溉基础设施,并无偿提供合理的劳力。各小型农场主采取地表灌溉方式种植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再通过中间商或农户协会贩运到集市销售,价格理想,获益较高,该灌溉系统被当地农民称为“富民工程”。

为吸引外商投资农业,赞比亚政府投入近1000万美元建设了15.5万公顷耕地的NANSANGA农业区项目。

(五) 推广农技服务

赞比亚《国家农业政策(2004-2015)》对技术推广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定,指出适宜科技的发展和推广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关键所在,其工作重点是:适当的农业机械、工具、设备、零件及捕鱼方法的发展和推广;适宜的种子、树苗、牲畜品种的发展和推广;适宜的鱼种及水产品种的推广;病虫害控制方法的研究;可持续耕作方法的发展和适当生物科技的推广。从中央到地方赞比亚有五级农技推广服务,即国家农业部、省级农业协调办公室、地区级农业协调办公室、区域农技推广官员、片区农技推广官员。除国家级外,其余四级推广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均由省级财政拨付。这些技术人员对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农作物产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三、中赞农业合作情况

(一) 中资农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我国在赞比亚的农业企业有23家,其中国营农场6家,总投资

645万美元,土地总面积8047公顷,年产值近700万美元,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民营农场17家,总面积1200公顷,年产值400万美元,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和养殖业。我在赞比亚投资的农场和企业普遍盈利。代表企业有:中垦农场于1994年在赞比亚设立,目前农场面积达6000余公顷,已开垦1000公顷。公司计划在3年内新开1300公顷土地,同时扩大畜禽养殖规模,年总收入超过1100万美元。奇佰特棉业公司在2001年成立,公司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向约5万户农户提供种子和经费,收购所产棉花,经过加工后运回国内。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两次获得赞比亚总统奖。

(二) 对赞农业领域援助成果显著

根据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神,我国在赞比亚投资建设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已于2011年6月完成土建工程建设。该中心具有三大功能目标:农业科学试验研究、技术示范推广、人员培训,对赞比亚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和推广以及培训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将发挥积极作用。2012年还将向该中心派遣农业技术专家组,以中心为依托开展试验研究、示范种植、技术培训,帮助非洲人民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2009年~2010年,国内农业部选派三名农业专家(水产、水稻、农田灌溉专业),为赞比亚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协助建立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体系等,以帮助赞比亚提高农业宏观调控能力和农业自主发展能力。目前三名专家已圆满完成任务回国。

此外,我国在赞比亚境内八个地区建设了九个大型粮仓,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仓储量10万吨,以帮助赞比亚解决仓储设施缺乏问题,防止粮食腐烂或虫害。

目前中赞农业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规模小。交通不便致使赞比亚对外贸易不活跃,限制了农产品交易的市场规模,且中资农场自身规模有限,无法产生农业生产规模效应,和发达国家农场相比竞争力较弱。二、融资难。中资农场尤其是民营企业资金缺乏,贷款难度大,影响农业生产的持续投入。三、留人难。中资农场人员流动性较大,各类专业人才短缺,造成农业生产与劳动力、技术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四、对开展中赞农业合作的建议

(一) 互利共赢、持续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先进,而赞比亚发展农

业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农业发展,与我国农业合作愿望强烈,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建议发挥双方优势互补的特点,建立粮食种植和加工项目,以合作项目为依托,带动我国技术、设备出口等农业上下游产业走进非洲,实现对当地农业产业链的深层次开发,保证农业合作的可持续性。

(二) 加强调研、谨慎选择

在选择合作项目时要充分考虑所在国的自然条件、政策法规、市场潜力、社会状况等各方面情况,从当地实际需要出发,与所在国农业发展规划相符合。可发挥不同农产品产业区域优势,在阳光充足和雨水充足的地方发展水稻、渔业等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在干旱少雨和生产条件较差的地方应当以木薯等抗逆性较强的作物为主;在丛林和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2009年,赞比亚政府提出了赞比亚水稻发展战略规划,明确表示要大面积扩大水稻种植,建议我国企业可考虑设立水稻种植和加工项目。

(三) 统筹规划、细化措施

建议国家财政、税收、商务、金融、农业等部门协同出台对非农业开发的支持政策,对建立粮食种植和加工项目的企业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可规划农业合作开发区,吸引国内有实力的企业集中开发,形成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物流服务一体化模式,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品牌。以更好地推广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扩大产品市场。整合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专家力量,可考虑派驻农业专员,发挥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