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 > 北歐 > 立陶宛 > 立陶宛经济预览

立陶宛: 立陶宛经济预览

2013/11/02

简介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1846公里,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海岸线长99公里。地势平坦,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为灰化土壤,首要河流有涅曼河等,境内多湖泊,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

概况

  立陶宛,全称为立陶宛共和国,面积为6.53万平方公里。国境线总长为1846公里,其中陆上边界1747公里,海岸线长99公里。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地势平坦,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为灰化土壤。首要河流有涅曼河(内穆纳斯河),境内多湖泊。属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气候。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17℃。

  全国划分为10个县:阿利图斯、考纳斯、克莱佩达、马里扬泊列、帕聂韦日斯、希奥利艾、陶拉格、特尔希艾、乌田纳、维尔纽斯,下设108个市,44个区。

  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被德国占领。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公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12月至191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1919年2月立陶宛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公布独立。根据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立陶宛被划归苏联版图,随后苏军进入立陶宛,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德国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再次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国务委员会正式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人口密度51.8人/平方公里。立陶宛族占83.5%,波兰族占6.7%,俄罗斯族占6.3%。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官方语言为立陶宛语,通用语言为俄语。首要信奉罗马天主教,信徒约275万人。此外还有东正教、新教路德宗等。

经济概况

立陶宛于2004年加入世贸组织并成为欧盟成员国后,政府增加银行贷款、采取减税政策,推动了国内需求和投资的发展,经济连续四年以平均每年8 %的速度增长。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外资和国际社会给予立陶宛大力协助,现时大型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已基本完成。立陶宛森林和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2.7%。境内有722条河流、湖泊2830个,水域面积超过88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泥炭、矿物建设材料等资源。

立陶宛工业分为采矿及加工制造业和水电气供应两大部分。2008年工业产值超过250亿美元,占GDP的57.4%,增长2.7%。工业从业人口28万,占总就业人口的18.4%。

立陶宛农村人口112万,占全国人口1/3。农业从业人口15.7万,占总就业人口的10.2%。
在外贸领域,2008年立陶宛进出口总额约550亿美元,增长22.3%,首要贸易品有矿物制品、机电设备、交通工具零配件、化工产品、食品。首要贸易伙伴国为俄罗斯拉脱维亚德国波兰爱沙尼亚

截至2008年底,立陶宛的外国直接投资累计约130亿美元,其中81.2%来自欧盟国家,6.8% 来自独联体国家。首要投资国是瑞典德国丹麦爱沙尼亚等。

SEB银行调低立陶宛经济增长预期

SEB银行近期将立陶宛2012年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4%降为2%,估计2013年为3%,并评估立经济将在2014年恢复至经济危机前水准。

年度经济解析与展望

      立陶宛2011年四季度GDP同比增幅为4.3%,比三季度的6.7%有较大幅度下滑。解析认为,受外部需求下滑影响,立陶宛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减弱,但由于立陶宛首要出口市场俄罗斯德国拉脱维亚波兰爱沙尼亚五国估计2012年不会出现经济衰退,因而估计立陶宛2012年经济仍能保持温和增长,SEB银行估计立2012年经济增速为2%。

     立陶宛工业价格指数同比增长9.5%,同比增幅居欧盟首位,其次是拉脱维亚(8.9%)和英国(8.2%)。同期,欧元区同比增幅2.6%,欧盟2.9%。立陶宛劳动交易所最新数据指出,1月份,立陶宛登记失业人数为23.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11.51%。

       2011年,立陶宛中央政府债务总额为380.5亿立特(约108亿欧元),占GDP比例为36.4%。2011年12月份,立陶宛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4.2亿立特(约7亿欧元),环比增长17.2%。

       立陶宛总理库比留斯对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表示满意,称2010年立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8%,2011年已缩小至5%左右。2011年,立政府在打击香烟和燃料走私方面取得成绩,2012年将继续治理“灰色经济”和打击走私

立陶宛第三季度经常账户实现盈余


  《波罗的海进程报》12月23日报道,得益于外贸逆差缩小及收支平衡改良,立陶宛第三季度经常账户实现盈余6.03亿立特(约1.75亿欧元)。

投资机会

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大国家,地处俄罗斯拉脱维亚之间,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自不待言。立陶宛欧盟经济发展最快的新成员国之一,其稳定的国内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立陶宛的投资优势包含: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近一亿人口的国内市场构成其强盛的竞争力。二,完备的公共交通设施。立陶宛是连接东西欧的首要交通枢纽。三,高素养并且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立陶宛中东欧国家中劳动力教育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四,投资鼓励政策。立陶宛为外国企业提供保护,保证其资本流动畅通,设立税收优惠的经济自由区并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的工业和科学技术园区园区,提供欧盟结构基金的支持等。


立陶宛政府招商引资的行业包含:

电信业:随着立陶宛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准的改良,通信服务需求也快速发展。除瑞典芬兰合资电讯巨头Telia/Sonera收购立陶宛电信外,中小型的外国企业也积极投资于其电信市场。
运输业:包含客运和货运在内的运输业在立陶宛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立陶宛那战略性的地理位置、浓厚的商业氛围、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快速增长的游客人数构成外商投资其运输业的重要因由之一。低价航空公司巨头Ryanair首次进驻中东欧就选择立陶宛并投入项目资金1.4亿美元,新开设18条航线。

建设业:立陶宛银行借贷利息的降低和公共建设的增长使其建设业蓬勃发展,很多外资企业在此从事建设整修和兴建业务。近年来,立陶宛修建了很多公共建设、办公楼、私人住房。另一方面,零售业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购物中心还有超级市场的修建。
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立陶宛政府将发展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作为工作重点,并积极吸引外资发展先进的农业和食品加工设备,进行农业领域的创新和现代化。

双边关系

中国立陶宛于1991年 建交,一直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两国在经贸、科技等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富有成果,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并设立经贸合作委员会,到现在已召开四次委员会会议。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立双边贸易额为4.8亿美元,同比降低 41%,但立陶宛出口实现小幅增长,中国立陶宛贸易顺差4.2亿美元。 双方在科技、文化、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正全面深入展开。立陶宛著名大学维尔纽斯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互派留学生。

     2011年,中国立陶宛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4.23亿美元,同比增长38.64%;其中中方对立出口13.35亿美元,同比增长35.92%,自立进口0.88亿美元,同比增长99.48%;中方贸易顺差12.48亿美元,同比增长32.95%。

相关文章
  • 世界银行下调全球增长预期

    2015/01/16 世界银行(WB)降低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并警告说全球经济依旧过度依赖美国复苏这“唯一一台引擎”。 该行表示,估计油价的降低会对全球经济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不过,该行警告说,几大不利因素会抵消原油价格下跌的影响。这些不利因素包含消费者和企业信心不足,还有各大央行无法通过将利率降至创纪录低点提升通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