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 南亚 > 孟加拉 > 孟加拉国农业概貌

孟加拉: 孟加拉国农业概貌

2012/01/01

更多

 

 

孟加拉国农业概貌

孟加拉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地理位置上讲,孟加拉地处恒河下游,境内多为冲积平原,土质疏松肥沃,非常适合农业耕作;从气候上讲,孟国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同时受南亚季风影响,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是多种热带植物的天然种植园;此外,孟境内河流湖泊纵横,拥有极其发达的水系,非常适合开展淡水养殖和捕捞。

而坐拥孟加拉湾的天然资源,又赐予了孟国近海捕捞的有利条件。因此,很久以来,孟加拉人民就发展了自己的热带农业、家禽家畜饲养业、捕捞业和鱼虾养殖业。但是另一方面,近几十年来,由于缺乏规划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孟加拉人口急剧增加、耕地面积大量缩减,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到二十世纪末,全国粮食已难以维持自给,不得不依赖进口。在这种形势之下,既要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又要保持和提高农业的出口创汇能力,就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政策倾斜,吸引更多投资投入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加工制造,惟有如此,才可实现孟加拉农业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一、孟加拉农业与粮食危机

作为一个农业国,孟加拉需要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孟加拉可供耕种的土地在不断减少,每年约流失8.29万公顷可耕地,与此同时每年却有200万人口降生到这个本已十分拥挤的国家。这意味着孟加拉在可耕地以超乎预料的速度减少的同时,又不得不为持续增加的人口生产更多的粮食。官方统计显示,孟目前共有可耕地面积约829万公顷,比十年前整整减少了100万公顷。城市化、工业化、河流侵蚀……,无一不在蚕食着数量有限的可耕地。如果任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孟每年将减少1%的可耕地(8.29万公顷),或者说,每天减少221公顷。

由于人口扩张再加上耕地面积迅速缩减,在1999——2000年实现粮食(主要是大米和小麦)产量与国内需求量持平以后,孟现在要维持这样的平衡已很困难。每年增加200万人口,减少8万多公顷可耕地,意味着每年要为新增人口增产560万公吨粮食。如果达不到这一目标,那就只有动用来之不易的外汇进口更多的粮食。

当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孟全国只有7000万人口的时候,人口年增长率超过3%,每年净增约200万人口。现在人口年增长率已经大幅下降至1.5%,但由于总人口基数已经增加到1.4亿,因此实际上每年净增的人口数仍然不低于200万。国内粮食自给自足与依赖进口弥补粮食缺口,其后果截然不同。

在保持连续3年粮食自给以后,孟加拉不得不重新依靠粮食进口。2002——2003财年,孟加拉累计进口粮食300万公吨,花掉了250亿塔卡的等值外汇。在这种情况之下,仅仅维持粮食产量“平稳增长”已经远远不够,未来必须实现粮食产量的“直线上升”,如此,孟加拉才能有足够的粮食喂养新增人口。

客观地讲,孟加拉69%的可耕地每年能种两季至三季稻,所以孟国也是世界上农耕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粗略计算,孟加拉必须在2020年可耕地比现在减少200万公顷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增加500——600万吨,到那时全国人口预计将达到1.73亿。过去三十年里,在国际稻米研究所(IRRI)和孟加拉国稻米研究所(BRRI)的共同努力下,新的高产品种被不断开发出来,孟加拉才得以将粮食产量提高到与人口增长相适应的水平。但农业专家也在担心,随着可耕地的不断减少,近期能否维持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还是个问题。

不管怎样,孟加拉别无选择,只有通过采用生物技术和其他前沿科学成果,进一步提高单位粮食产量,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的“直线上升”,才能避免粮食危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二、潜力无限的农业投资

目前农业对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约为25%,全国约三分之二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孟加拉有着肥沃的土壤、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充足的水资源,因此农业仍然是大有发展的领域。孟在高附加值农作物、水果及花卉的种植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农业仍有很大潜力可挖。实际上,如果能够吸引大量的外部投资,孟加拉农业发展就会有新的飞跃。

过去几年里,食品制成品、蔬菜、水果及乳制品的国内需求量成倍增长。与此同时,随着进口数量的增加,可供选择的食品和饮料的种类也大大增加。现在许多国家都向孟加拉出口谷物、蔬菜、食用油、土豆制品、牛奶、家禽、鱼类、花卉以及其它一些农产品。除此之外,2006年1月WTO多边协议的实施会给全球贸易秩序带来多方面的变化。在WTO的框架下,全球经济将更加开放、商品能够自由流动,也必然给孟加拉农产品出口带来新的契机。

在2000年至2001年间,孟出口总额约为3100亿塔卡,其中成衣出口占65%,其次为鱼类(6%),皮革(2.8%)和黄麻(2.5%),蔬菜出口只占0.03%。尽管孟加拉的蔬菜在美国英国及中东国家有着很强的市场需求,但蔬菜的出口状况却是差强人意。实际上,只要农业领域能够获取足够的投资,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孟加拉政府已经意识到目前的形势和面临的机遇,针对农业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例如:

  • 1. 政府已将农业贷款的利率下调了4个百分点,从原来的14%下降到10%;
  • 2. 支出30亿塔卡,用于对农业部门的补贴;
  • 3. 总理刚刚在2003年11月23日宣布,将在伊斯瓦第专门为农产品加工业建立一个特别出口加工区;
  • 4. 孟加拉银行(BB)设立“资产及企业主基金”,专门为新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
  • 5. 宣布对农产品出口实行税收抵扣;
  • 6. 下调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电费标准。

孟加拉的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专为农业投资而制定的财税优惠政策,政策的适用范围如下:

  • 1. 高附加值农作物的传播和种植;
  • 2. 农产品加工和增值企业的设立;
  • 3. 包装与营销方面的革新;
  • 4.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5. 提升生产能力的投资

孟加拉,投资于高附加值农作物的传播与种植会有更好的回报。种植蘑菇、花椰菜、小玉米、法国豆、辣椒,兰花及其他观赏植物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大量的出口机会。如果企业主希望投资能够迅速获得高回报,则投资于大面积种植的高附加值农品生产是个不错的选择。总之,建立以农产品为原料、获取附加值的企业确实是一个吸引投资者的方向。存在增值潜力的农产品及其关联产业大致如下:

1. 大米

孟加拉每年的大米产量约为2600万吨。Natore、Noagon、Chapai Nawabgonj和Dinajpur地区出产的米糠还可用于提炼食用油。在Rajshahi地区可以建很多中等规模的米糠油加工厂。此外,孟加拉还将高质量的香米出口到欧盟美国市场。据估计,孟每年可供出口的优质香米(如Kataribog、Chinigura等品种)大约有十万吨,创汇3亿美元。实际上,孟2001年香米出口只有1100吨,此后每年递增500吨。相比之下,泰国每年的香米出口量则高达104.6万吨。

2. 小麦

孟每年的小麦产量为170万吨,小麦加工业增长迅猛,全国有各种各样的面包和饼干企业,既有小作坊,也有自动化的工厂。现在,孟反而成为泰国马来西亚面包、饼干制品的出口市场。据估计至少11.5万公吨的小麦可以用来加工成食品,如果这样的话,孟每年从美国进口的10亿美元食品完全可以用国内生产替代。

3. 土豆

近几年孟加拉的土豆总产量逾 300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土豆是仅次于大米和小麦的第三重要的食物,1973年孟加拉的土豆产量为75万公吨,现已增加到320万公吨,到2010年将增加到450万公吨。如果投资设立以土豆为原料的加工厂,可以生产法式炸土豆、薯条、薯片等,每年产值可达千万塔卡,非常适合私营企业经营。

4. 芒果

孟加拉应季芒果的总产量为18.8万公吨,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加工手段,只能任由大量的芒果坏掉。绿的芒果可以加工制成泡菜,新鲜芒果、芒果酱和果冻、酸辣芒果泡菜、芒果皮、芒果汁及各种饮料、芒果条和芒果罐头等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都有大量需求,芒果加工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5. 菠萝蜜

孟加拉年产菠萝蜜约为27万公吨,全国各地普遍种植这种水果。大量的菠萝蜜可以用来制成菠萝蜜糖、菠萝蜜乳液或其他食品,这些产品在国内外的需求量都很大。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改进菠萝蜜的防潮储存及罐装技术,以便使其更加适合出口。如果菠萝蜜能够经过合理加工,则每年可出口创汇15亿塔卡。

同样道理,香蕉、菠萝、荔枝、槟榔等作物也可用来加工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

6. 包装与营销方法的创新:

农产品的包装与销售环节存在大量的投资机会,农产品如能妥善冷藏和运输,则会大大有助于稳定全年的市场价格。孟农业部长M.K.Anwar断言,如果农产品的销售得到加强,必然会推动全国的农业生产。他要求国内外私营企业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建立营销网络,以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7. 质量控制服务:

对于任何食品加工企业来讲,质量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人的健康。所有的农产品必须经过科学、卫生的加工和包装,才能用于出口。因此,私营企业完全可以投资于这一领域,未来的食品出口商亦可从此获得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方面的服务。

三、方兴未艾的家禽饲养及禽肉加工业

过去十年是世界家禽养殖业大发展的时期,由于全面推行商业化的家禽养殖,家禽数量增长十分迅猛:发达国家增长了23%,发展中国家增长了77%。远东地区增长最为显著,十年时间家禽数量增加了90%。大量增加的私人投资、小规模养殖场的兴起、家禽饲养所带来的高收入和大量就业机会以及政府的扶持,多种因素成就了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在孟加拉,很多人从事商业养殖,80%的农村人口养鸡,基本上平均每个家庭拥有6——7只鸡。迄今为止,共有220亿塔卡投资于家禽饲养业,直接或间接创造了约500万塔卡的就业机会。全国大约130个孵化场孵化着1.26亿只食用肉鸡和1980万只产蛋鸡。3万个饲养场每年可提供26万公吨禽肉和52.1盘鸡蛋。

随着超级市场在孟加拉的兴起,白条鸡的销量也在日益增长。尽管如此,现在每天全国白条鸡的销售总量还不到1万公斤。达卡市有很多快餐店、炸鸡店、烤鸡店,有些还是国际连锁。这些便利店对食用肉鸡的需求完全可由国产禽肉满足。鸡蛋出口也有很大潜力可挖,因为鸡蛋消费一直呈增长态势,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更加明显。

在孟投资于养禽业及禽类产品的仓储、加工等同样有着不错的前景。过去几年里,邻近国家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的经验证明,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体制,辅之以充足的饲料供应,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大的饲养及禽产品加工厂商将首先确立市场优势,进而获取长期、稳定的效益。此外,由于禽类产品(如禽肉、蛋等)的生产的销售均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因此一年中产品的暂时过剩或短缺难以避免。投资建立冷藏库和禽肉加工厂可以解决生产高峰期数量过剩的问题,从而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禽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发展养禽业不能忽视的环节,否则会给投资者造成灾难性后果。孟加拉大多数禽类饲养所必需的药物,包括疫苗、消毒剂、预混合料以及其他微量成分都依赖进口。随着孟加拉制药工业的迅猛发展,孟国内完全有潜力生产这些药物,这将减少进口的风险和成本。

四、愈益重要的渔业投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世界鱼类贸易经历了一个非常活跃的时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泰国台湾中国大陆等抓住这次机会,采用科学养殖方法和家庭承包制,使鱼虾养殖业获得了高增长。渔业对孟加拉经济而言非常重要。在1995——2000年间,农作物和蔬菜种植业占GDP的比重由15.03%下降到14.59%,牲畜养殖业从3.36%下降到3.02%,林业所占比重从1.93%下降到1.88%,但同期渔业占GDP比重却从5.36%上升到6.09%,在年出口额中所占比重超过11%。正因如此,孟政府早在1993年就把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作为单独的产业来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扶持。

水产捕捞也是孟加拉的优势产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的数据,孟加拉在世界内河捕鱼业排名中位居第三,仅次于中国印度。1999——2000年,孟鱼类总产量为166万吨,其中内河水产养殖66万吨,内河捕捞67万吨,近海捕捞33万吨。内河水产以鱼类为主,海滨水产以虾类为主,鱼类的主要品种是鲥鱼,产量为25万吨。自1985——2000年,水产养殖业年均递增28%,从12万吨增加到66万吨。同样地,虾的养殖量也从1985年的11246吨增加到2000年的92448吨,年均递增45%。渔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在上世纪90年代为8%,到1999——2000年则增加到8.9%。

孟加拉发展水产养殖业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气候环境、永不饱和的国内市场、大批经验丰富的渔民和农民、丰富的鱼类品种和水产资源、大量的劳动力、易于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如果孟GDP年增长率保持3%-7%的水平,根据相应的人口增长、收入增长、以及由三个阶段的国民经济增长率推算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可以预测,到2020年,孟全国对于鱼类的需求量将达到510万吨至1150万吨的水平。如果考虑到资源基础、渔业历史、科技水平、渔工技能和企业主经营能力等因素,则“2001——2020渔业前景计划”预测2020年鱼类产品的产量会从目前的166万吨增加到58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7.3%。

据渔业专家估计,要使渔业和水产养殖业保持足够的发展动力和强劲势头,平均每年约需要投入10亿塔卡资金,进行渔业养殖研究并更新鱼苗品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旺盛的国内外需求和持续的资金缺口,这些因素足以吸引投资者进入水产养殖业。这一行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将给投资带来稳定、可观的回报。

结束语:如果说,二十世纪早期的孟加拉凭借农业、养殖业而在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占有一席之地的话,那么一个世纪之后的孟加拉,在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农业种植、养殖业和渔业的商品化、机械化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适时进行投资是实现农业振兴的关键,而商机也在不断出现。善于创新和敢于争先的企业家将成为绿色革命的受益者。

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孟加拉农业研究所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