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 东非 > 埃塞俄比亚 > 埃塞俄比亚地理概况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地理概况

2013/10/06

位于非洲东部,为内陆国家。境内中部隆起,有“非洲屋脊”之称,最高峰达尚峰海拔4 620米。东非大裂谷斜贯,两岸陡峭。有30多条大河发源于中部高原,故有“东北非水塔”之称。气候复杂,各地气温相差较大。矿物种类较多,地热、水力、森林资源丰富。

地处红海西南的东非高原上,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接壤,西与苏丹交界,南邻肯尼亚,北接厄立特里亚。领土面积1103600平方公里。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大部属埃塞俄比亚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体,占全境的2/3,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高原四周地势日益降低。北部的达罗尔洼地降至海平面以下113米,为全国最低点。红海沿岸为狭长的带状平原。北部、南部、东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25%。西门山脉的达善峰海拔4623米,为全国最高峰。受地形影响,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在此受到抬升形成降水,故而降水较同纬度非洲西部多,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此处为较典型的非地带性。境内多河流湖泊。全国30多条较大河流均发源于中部高原。阿巴伊河(即青尼

 

亚的斯亚贝巴市

罗河)、特克泽河、巴罗河等均属尼罗河水系,谢贝利河和朱巴河属印度洋水系。较大湖泊有塔纳湖、齐瓦伊湖、阿比亚塔湖。埃地处热带,但因地势高,大部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27℃,首都年均气温16℃。一般3~5月气温最高,11~1月气温较低。大部分地区10~2月为旱季。年均降水量高原区为1000~1500毫米,低地和谷地为250~500毫米。全国划分为12个区和亚的斯亚贝巴、哈勒尔两个市。

首都

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位于全国的中心,海拔2400多米,是非洲地理位置最高的城市。人口逾400万(2011年)。年平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1237毫米。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风景如画,是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也是非洲著名的避暑旅游胜地。最特别的是这里的大街小巷没有一个门牌号码,在世界大城市中,这是独一无二的。亚的斯亚贝巴不但是埃塞俄比亚的政治中心,也是非洲统一组织总部的所在地,在非洲事务中居于重要地位。埃塞俄比亚的重要城市还有贡德尔、哈勒尔、季马等。埃塞俄比亚的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和野生动物园数量位居非洲国家前列。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坐落在中部高原的山谷中,是非洲最高的城市。百余年前,这块地方还是一片荒野,孟尼利克二世的的妻子泰图在这里的温泉旁建立一座房子,为建城之始,以后又同意贵族在此取得土地。1887年孟尼利克二世正式迁都于此。遵守阿姆哈拉语,亚的斯亚贝巴意思是“新奇的花朵”,为泰图王后所起。虽将近赤道,但这里气候凉爽,四季如春,城市周围峰峦起伏、关山重叠。市区风光绮丽,街道随山势起伏,道旁奇花烂漫;
 
到处可见尤加利树,苗条修长,苍苍郁郁,下垂的三角形叶子,颜色略带灰霜,远看像覆盖着白霜的竹子,是此城市独特的景色。
市中心革命广场一带,街道宽阔整齐,附近多高层办公楼和公寓。离广场不远,有昔日的皇宫。在附近的一条花园式的林荫大道两旁,井然有序地分布着议会大厦、政府各部大楼、博物馆、非洲大厦、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和大议会等著名建设。在孟尼利克二世大街的广场上,矗立着孟尼利克二世身跨战马的高大铜像。
 
广场西南角有市政大厅。连接市政大厅和火车站的大街,从北向南依地势倾斜,两旁商店林立,车水马龙,蔚为壮观。
亚的斯亚贝巴是埃塞俄比亚的经济中心。全国半数以上的企业集中于城市的西南部,南郊为工业区。城内有咖啡贸易中心。它是公路、铁路交通枢纽,有班机与国内城市和非洲欧洲亚洲国家联系。
位置: 

位于东非,索马里西面

地理坐标: 

北纬8°00’,东经38°00’

地图参考: 

非洲

面积比较: 

略小于两倍大小的德克萨斯州

陆地界限:共: 

5,328公里

陆地界限:注: 

气候: 

埃塞位于北纬15度 ,受高海拔的影响,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为16度。
全年大致分为旱季和雨季, 2-3月和6-9月为小雨季和大雨季,其他月份为
早季。

地形: 

高原,中部高原由东非大裂谷分开

自然资源: 

小规模储备的黄金、铂,铜,钾盐,天然气,水电

自然灾害: 

东非大裂谷地带,极易受到地震的侵袭,火山爆发;频繁的旱灾

当前环境问题: 

砍伐森林,过度放牧,水土流失,荒漠化,一些地区管理不善以及集中灌溉导致的水资源短缺

地理-注: 

陆地包围—所有的海岸线由于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的独立而随之消失;尼罗河的主要水系——青尼罗河在该国西北部上升;咖啡、高粱和蓖麻子这三种主要农作物据说起源于埃塞俄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