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 > 伊朗 > 伊朗经济概况

伊朗: 伊朗经济概况

2015/09/01

概况:

伊盛产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是伊经济命脉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近年,伊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外贸:

近年,伊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年进出口总额稳步增长。截止2008财年第三季度,伊朗进出口贸易总额1623亿美元,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其中,出口951亿美元,进口672亿美元,顺差279亿美元。2008财年,伊非石油产品出口(包括凝析油)共181.46亿美元,进口558.49亿美元。

伊主要出口产品有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盟及东亚国家,包括日本德国中国阿联酋韩国等。

2008年,伊与欧盟贸易总额为254亿欧元,同比增长6%,其中伊出口141亿欧元,自欧盟进口113亿欧元。伊主要从欧盟进口工业产品、机械设备,向欧盟出口主要是石油。

伊朗实行国家福利补贴政策,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年均补贴额高达7万亿里亚尔,其中用于进口食用油和大豆饼的补贴超过10亿美元。2010年1月,伊议会批准了政府提交的有针对性补贴方案,允许在未来5年内逐步取消对汽油、天然气、电、大米、小麦、食用油、牛奶、糖以及邮政、航空、铁路等16种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直接补贴,成立有针对性补贴组织,将取消直接补贴后结余的至少50%资金(约100亿至200亿美元)用于向民众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剩余部分用于加强社会保障、改善医疗服务、解决青年人住房和就业等支出。

外国投资:

针对伊朗的外国投资很少,1994年1月设立经济特区,至2000年12月,吸引外资现金总额为49.8亿美元。2002年8月,议会通过了“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草案总则。2003年吸引外资20亿美元,主要投资源为德国、沙特、土耳其日本荷兰法国。截至2003年底,伊对外直接投资达68亿美元,占世界的0.24%;其中,2001至2003年分别为28亿、13亿和14.86亿美元。2004年,吸引外资21亿美元,其中19.56亿美元是工矿项目。据统计,2007年,伊朗吸引外资达到创记录的102亿美元;2008年3月至10月,伊共在485个项目上吸引外资346亿美元,其中工业项目投资比重最大,占总投资额的58.8%。

面临问题:

伊朗经济以国有部门的低效,严重依赖给政府提供主要的收入来源的石油行业,以及整个系统严重扭曲的中央集权政策而闻名。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都是由国家控制。私营部门的活动一般只局限于小规模的研讨会,农业和服务交流。价格控制,补贴和其他问题使经济遭受僵化,逐渐的损害了私营部门的增长潜力,值得注意的是,非正规市场活动蓬勃发展。腐败和商品短缺的情况十分严重。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建议改革价格控制和政府补贴系统,特别是在食物和能源方面。然而,过去的政府也曾经领导改革工作-如2007年7月的石油配给,以及2008年10月的征收增值税—遭到了坚决抵制和暴力抗议。近年来,高居不下的油价让伊朗大幅的增加了出口方面的收入,累计了近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目前每桶低于40美元的油价也让伊朗政府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德黑兰政府已经就油价的下跌制订了2009年的财政预算。政府已制定了该国的石油稳定基金,并可能成为外汇储备的一部分。伊朗继续遭受两位数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率在2008年的增长率攀升至28%。伊朗的就业不足使很多的知识青年到海外寻求工作,这也造成了人才的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