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 亚洲人口概况

亚洲: 亚洲人口概况

2012/08/03

亚洲人口正面临快速老龄化 并带动经济和社会转型

      亚洲人口正经历着快速老龄化,同时亚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正在经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转型。不久的将来,亚洲人口65岁及以上比例将显著升高。据预测,2000年到2050年间,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翻3倍,而日本的也将超过2倍。亚洲国家必须为此制订计划。

  这是记者从9日在北京举行的“应对亚洲人口老龄化挑战——政策研究与数据”国际会议上获悉的。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印度国家科学院、印度尼西亚科学院和日本学术会议联合主办,来自中外的近百名专家共同研讨亚洲老龄化问题。

  根据五家科学院共同研究的结果显示,过去几十年亚洲不断延长的预期寿命和低生育率,将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大幅度增长。而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甚至更快。按照历史标准,亚洲的人口转变发生速度很快。例如,在美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7%上升到14%大约花了70年,而在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日本预计只需要25年左右。与西欧和美国相比,很多亚洲国家是“未富先老”。

  专家指出,人口老龄化是文明和医学的胜利,但是也为一些国家、地方、家庭带来了与经济增长、老年经济保障、健康照料及家庭支持能力等相关的严重问题。

  专家呼吁,必须要对当前和未来老年人的重要特征加深理解和研究,比如他们的家庭关系、居住安排、健康需求、劳动机会以及收入和储蓄水平,开展高质量的跨国研究,使研究成果造福亚洲人民。

  据了解,中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美国的国家科学院发起亚洲人口老龄化的研究一共包括两个会议。继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后,第二个会议还将由印度国家科学院主办,于2011年3月在新德里举行。

亚洲人有一群庞大的种族。印度民族本身就有上百个族群组成。印度民族太多复杂以至于人们通常通过宗教来识别自己,而不是通过群族。一些国家,特别是朝鲜韩国日本,都属于世界上种族最均匀的国家(全国都属于同一种族)。

华人是亚洲最多最重要的群族。除了中国,华人群族在几个亚洲国家组成了重要的少数民族,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由于工业化进程和城市扩张而造成的土地流失,有些亚洲的少数群族面临消失的威胁。受到威胁的群族包括泰国缅甸老挝的一些山地部落。

长久以来,亚洲都是世界人口规模及比重最大的地区。目前亚洲人口超过41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0.3%。世界十大人口大国中,亚洲占了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二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亚洲社会、经济逐步启动,亚洲人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人口规模比1950年增长了近2倍,总和生育率由1950年的5.5降低到目前的2.35,平均预期寿命在近60年间提高了近27岁。据联合国2008年最新预测,未来40年亚洲人口增长速度虽然略有减缓,但是到2050年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仍然高达57%。亚洲庞大的人口规模,以及多样化的人口发展特征,对世界人口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也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迥异,人口发展特征差异化显著。由2008年数据可见,亚洲既有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如日本,也有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如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既有生育率水平最高的国家或地区,如阿富汗(TFR=6.6)(编者注:“TFR”即总和生育率),也有生育水平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如中国澳门(TFR=0.95),中国香港(TFR=1.02),日本以及新加坡(二者均为TFR=1.27);既有平均预期寿命最长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82.7岁),也有平均预期寿命最低的国家或地区,如阿富汗(43.8岁)。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以及不同的人口发展阶段,使亚洲各国在人口规模、结构等方面面临截然不同的人口问题甚至危机。

首先,已经完成人口转变或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的国家或地区,如日本、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等,正处于生育率持续下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阶段。这势必对人口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是人口规模势必出现一个拐点然后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是人口进一步老龄化,从而造成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老龄化的深化使各国养老保障体制面临巨大压力,由此导致的储蓄率低下、消费需求锐减亦将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作用。长此以往,这些国家和地区将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的严峻形势。

第二,在南亚、东南亚等一些尚未完成人口转变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生育水平居高不下,人口仍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人口持续较快增长,虽然使这些国家能够享有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带来的劳动力充足、消费需求激增等收益,但同时也要承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阵痛,以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

第三,亚洲人口贫困问题非常突出。2008年世界银行以2005年购买力平价(PPP)重新评估世界人口贫困状况,认为全世界有1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5.2%)生活在赤贫之中(以1.25美元贫困线衡量)。其中亚太地区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二,即9.03亿亚太人口(占亚太人口的27%)。目前,南亚仍然是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1981-2005年,虽然南亚地区贫困率(1.25美元标准)从60%降至40%,但是赤贫人口规模并没有减少,由1981年的4.7亿升高到2005年的5.5亿,是亚太地区唯一一个贫困人口总量增加的地区。而东亚地区是消除贫困最为成功的地区。1981-2005年,以1.25美元贫困线衡量的贫困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重从近80%下降到18%(约为3.3亿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人口规模庞大、人口发展速度较快是亚洲人口最为重要的特征。亚洲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亚洲成为全球性经济格局下的重要劳动力供应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承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但随着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全球制造业逐步向劳动力更为低廉的中国内地以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在一定时期有利于亚洲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另外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而亚洲经济相对而言仍将稳步增长。以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为代表的东亚和南亚经济的较快增长是亚洲地区经济持续前行的主要原因。消费领域的强劲增长是推动新兴市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影响消费领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口的规模及结构。

巨大的消费市场使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成为世界投资热点。亚洲人口规模及发展速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能够充分借鉴亚洲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发展的前车之鉴,抓住亚洲地区这一人口变动的历史机遇,主动调整人口政策以及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于亚洲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亚太地区富裕人口超过欧洲

2010年亚太地区富裕人口比上一年增长9.7%,达330万人,富裕人口总资产比上一年增长12.1%,为10.8万亿美元,超过欧洲,接近北美地区(11.6万亿美元)。此项调查将富裕人口定位于拥有除房产以外的100万美元以上投资能力。调查表明,日本中国澳大利亚三国的富裕人口占亚太地区富裕人口总数的74.4%,比2008年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增长快速的印度印尼越南等国的富裕人口增加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