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 > 东亚 > 中国 > 中国农业概况

中国: 中国农业概况

2012/08/29

更多

 

 

中国农业概况

2010年5月到8月,中国一些地区经历了洪水灾害,总的来说是十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超过12万的群众被转移,洪水已对核电站形成负面影响。地方政府报告显示,粮食作物损失严重,13万公顷的农田被破坏。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陕西、甘肃。

 

2010年8月8日,大规模的泥石流袭击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山区。2010年8月27日,至少有1456人死亡,309人失踪。报告显示大量的房屋和基本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

2010年冬小麦收成占了全国全年小麦产量的95%,都居中在六月进行收割,此时,2010年第二次春小麦的收割刚刚完成。

冬小麦的产量预计略高于2009年,而由于播种时的极低温导致主要种植地区—东北地区的减产,2010年的春季作物略低于2009年。总的来说,2010年小麦产量约1.14亿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2010年南方的玉米收割于八月完成,但北方地区仍在进行。2010年玉米产量预计再创新高,达到1.66亿吨,这满足了牲畜部门的强劲需求。

早稻是占不到全部年产水稻产量20%的小型作物,2010年早稻收割已于7月份完成,官方报告产量达3130万吨,较去年创纪录的水平减少了6%。据报道,在有利的生长环境中,中稻(单一)和晚稻的前景发展良好。2010年水稻产量总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96亿吨。

据报道, 今年上半年的全部肉类产量(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家禽)达到3717万吨,较前些年的记录增加3.5%。

2010年所有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增加至60元(8.8美元)/吨,白色小麦的新最低收购价格是1800元(264美元)/吨,红小麦和混合小麦1720元/吨,这些价格的购买期从2010年5月21日持续到9月30日。

水田作物里,2010年早期季节籼稻的最低购买价格是1860元/吨,中期季节籼稻的最低购买价格是1940元/吨,晚期季节籼稻是2100元/吨。分别高于去年早期籼稻60元(8.8美元)/吨、中期籼稻100元(14.7美元)/吨、晚期籼稻200元(29.4美元)/吨的价格。

不同于往年的政府是小麦的唯一买家,许多民营企业也参与到小麦的加工和贸易中,且均可以以最低购买价格采购小麦。这使得小麦市场更有竞争力,给农民带来更多福利。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农业基础 薄弱、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成就显著:粮食生产走出低谷,林业、畜牧业、渔业全 面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十一五”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粮食生产扭转下降趋势,出现重要转机。“十五”时期,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较大波动。 “九五”时期粮食生产连年丰收,1998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02万亿斤。随后受粮食政策和市场价格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调减,粮食产量连续下降,到 2003年下降到8600亿斤,降到了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2000年至2003年粮食连续4年产不足需

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 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赢得了亿万农民的拥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高涨。2004年粮食生产形势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增加775亿斤,是建国以来 增产最多的一年,单产也创下历史新高。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增产291亿斤。两年增产量超过1000亿斤,创造了历史纪录。如下图所 示:

二 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粮食生产走出徘徊的同时,种植结构也得到不断优化,棉、油、糖、麻、烟、果、蔬等经济作物生产获得较快发展,主要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步伐加快,农产品优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棉花生产。“十五”时期国内纺织业生产 对棉花需求旺盛,市场价格提高,农民种棉积极性提高,棉花种植面积连续扩大,棉花产量继续提高。2004年,棉花产量达到632万吨,创历史最高。“十 五”时期累计棉花产量为2712万吨,比“九五”时期增长557万吨,增长25.8%。

油料生产。经历了1998年—2000 年连续三年丰收之后,适应国内市场供求变化的需要,“十五”初期,油料种植面积调减,产量有所减少。2004年和2005年,油料生产开始复苏,产量分别 达到3066万吨和3078万吨。“十五”时期,累计油料产量为14717万吨,比“九五”时期增长2479万吨,增长20.3%。

蔬菜、水果生产。“十五”时期,我国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2005年,蔬菜产量达56284.4万吨,与2002年相比,增长6.4%;“十五”时期,园林水果总产量累计达29556万吨,比“九五”时期增加1898万吨,增长6.9%。

三 畜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中的重要支柱。“十五”时期,我国畜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肉类产量年均递增4.7%,奶产量年均递增25.1%。我国肉、蛋总产量已名列世界首位,饲料成为世界第二生产大国。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产值已达到33.8%,畜牧业已经成为农业的重要支柱。

畜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十五”时期,我 国畜牧业发展迅速,2005年畜牧业产值约为13000多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00年增长40.1%。肉类总产量达到7700多 万吨,约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28%,比2000年增加1590万吨,增长40.1%,平均年递增4.7%。其中猪肉产量达6100多万吨,占世界猪肉总产 量的45%以上,跃居世界各猪肉生产国之首,“十五”时期平均每年递增4.5%;牛羊禽肉产量分别达714万吨、436万吨和1453万吨,“十五”时期 年均增长6%、9.8%和3.8%。

除肉产量外,其它畜禽产品的生产水平也有显 著提高。2005年我国禽蛋总产量达到2872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20公斤左右,约占世界禽蛋总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奶类产量则 达2800多万吨,其中牛奶2680多万吨,“十五”时期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
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如猪肉占肉类的比重由2000年的65.8%下降到2005年的64.9%;牛羊肉则上升到14.9%;禽肉也占到了18.8%。

良种繁育体系已初具雏形。目前全国种畜 禽场达9114个,其中县级以上各类国有种畜禽场近2000个,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83个。家畜繁育改良站也达到3000多个,另外还有种公牛站79个, 年提供冷冻精液1000万份。建成了国家级家禽育种中心、瘦肉型猪育种中心、奶牛育种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

疫情防治机制初步建立。疫病防治是保证 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国目前已设有从中央到乡镇各级畜禽疫病防疫机构及村级防疫员,有约100万人的畜禽疫病防疫队伍, 近200个兽药厂,生产2000多个品种规格的兽药,每年生产近300亿头份畜禽疫苗。

四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收效显著。“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 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全国造林面积连续3年超过1亿亩,累计人工 造林保存面积近8亿亩,野生动植物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土地沙漠化趋势首次实现历史性逆转。

五 渔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力增强。“十五”时期,我国渔业在“以养为主”方针的指导下,水产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改革养殖方式,在渔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强化;休闲渔业、加工流通业、远洋渔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水产品贸易在逆境中冲刺,出口额大幅度增长;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大大加强。

渔业结构出现重大改变。随着养殖业的快 速发展,养殖业和捕捞业在渔业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100万吨,比2000年增长19.2%。“十五”时期,我 国水产品累计产量提高了821万吨,增长全部来自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5%。

远洋渔业稳步发展,水产品出口大幅增 长,渔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五”时期,在面临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我国水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超过 16%。2005年全年水产品及其制品出口额近80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约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连续六年居大宗农产品首位。目前,我 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约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0%,位居世界首位。

二、农业生产面临问题与制约因素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地位仍然不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农业生产资源匮乏程度有增无减。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 的基础。我国是人地关系紧张的国家,同时又是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逐步推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内我国将继续面临较大的耕地占用压力,加上保持生态环境退耕的需要,耕地减少的趋势是难以避免的。据国土资源部调查,从1996年到2004年我国耕地面 积减少1亿多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近两年国家采取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年耕地减少量也还维持在400万亩左右。

水资源紧缺。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整个用水总量的70%左右。全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也很大,大部分集中在雨季,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今后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并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灾害性气象的影响作用依然很大。我国农 业生产仍然是“靠天吃饭”,气候条件对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生产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就是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年际降水变化大,旱 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因此,灾害性气象是影响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生产波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 农业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低、后劲不足。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比较普 遍。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变成了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本设施 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统计表明,“十五”时期,我国有效灌溉面积比“九五”的增长幅度下降,增幅徘徊在1%以内。而作为水 资源缺乏、气象灾害频繁的国家,我国的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4%左右,对于粮食及其它农作物生长的安全保障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依然较低。据测算, 尽管“十五”时期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所增加,达到47%左右,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明显低于日本韩国的水平。以前的农 业科技推广体制难以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变成了无办公场地、无试验基地、无试验仪器、无信息设备和无交通工具的“五 无”站。

三 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抵御风险能力差。我国的人均耕地不足1.5亩,仅占世界的平均水平的40%,预计到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的数量将下降到1.4亩左右。据农村住户调查,“十五”时期,农户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在1.96亩到2亩左右,比“九五”时期的平均2.8亩有所下降。

虽然农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左右,但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却大致保持在50%左右。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和太小的人均经营规模,使农业生产效率低,形成不了规模效益,难以抵御市场、气候等风险的冲击,极易出现生产上的大幅波动。

三、“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以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为主的农业用地监测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土地管理部门、农业部门、农业统计 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在技术手段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采用卫星遥感、全面统计和抽样调查等各种方法,对耕地及其它农业用地的数量、质量、利用等情况进 行全面的监测和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对不利于耕地和其它农业用地保护及使用的情况进行处理和纠正,切实把耕地和其它农业用地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落到 实处。

二 创新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国家在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力度的同 时,可以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或通过银行信贷、股票等融资手段鼓励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事业单位或农民个体、联户等加入到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和维护中来,采 取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以及收费或有条件减免费用的方式提供给农民使用。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建设资金的使用和监督,以及设施的有效使用和维护。

三 扩大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现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 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制、整合,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同时,拓宽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的渠道,特别是调动农业生产、技术协作组织,与农户 有订单协议的企业和专业经营户的积极性。另外,特别需要加强边远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一 些省级电视台,也应该使用当地语言制作有关的农业科技节目,向边远地区传播农业科技。

四 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保障土地承包和经营者的权利。当前,农村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没有就业的门路,也缺乏可经营的土地;另一方面由于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和向非农业转移,留下老人、孩子和妇女照看家里规模很小的土地,基本上处在自给自足状 态。这些都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创造了条件,随着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流转的空间也越来越大。因此,需进一步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法 律法规,鼓励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切实保障土地实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规模效益。